今年六月底,曼谷香火鼎盛的三寶寺,住持帕提普·瓦奇拉帕莫克毫無征兆地脫下袈裟,連夜逃往老撾。
備受尊敬的高僧為何突然跑路?這一反常的舉動很快引發軒然大波,伴隨著警方介入后,一個名叫“高爾夫”的女人浮出水面。
更讓人意外的是,她手中掌握的私密證據,不僅揭示了住持出逃的真實原因,更將泰國佛教界一場涉及十五位高僧的巨大丑聞,徹底曝光在公眾面前。
這個能夠挑動整個曼谷佛教的女人究竟何等身份?她又是用什么手段將15個高僧拖入深淵?
今年六月底,曼谷香火鼎盛的“三寶寺”一切如常,可誰也沒想到,住持帕提普·瓦奇拉帕莫克會毫無征兆地脫下袈裟,連夜逃往老撾。
一個備受尊敬的高僧,為何突然還俗跑路?這反常的舉動像一顆投入靜湖的石子,立刻激起千層浪。
警方介入后,一個名叫“高爾夫”的女人浮出水面,原來一向四大皆空的住持,卻在私底下與她有染,并被她緊緊攥住了把柄。
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對方一張口就要七百多萬泰銖的“撫養費”,不堪重負的住持,只能選擇一走了之,將身后的一切都拋下。
他這一逃,看似解脫了自己,卻沒想過,撕開的是整個泰國佛教界一道深不見底的裂口,這個神秘的“高爾夫女士”,究竟是何方神圣?
在社交媒體上,她是一位生活精致、品味不凡的名媛,這身精心打造的“皮囊”,就是她通往佛門禁地的通行證。
她的手段并不復雜,甚至堪稱一套標準流程,起初她總是以最虔誠的女信徒姿態出現,通過網絡噓寒問暖,巧妙地將自己織入那些高僧的社交圈。
這種看似純潔的互動,不過是精心編織的獵網,一旦魚兒上鉤,關系從線上發展到線下,她便會立刻收網。
那些不為人知的私密瞬間,那些身著袈裟的僧侶在酒店房間里的不雅畫面,都被她的手機一一記錄,成了日后予取予求的王牌。
本月初,警方突襲了“高爾夫女士”位于暖武里府的住所,在她那五部手機里,藏著超過八萬張照片和五千六百多段視頻。
這些海量的數據,清晰地勾勒出她如何將信仰一步步兌換成金錢。
調查顯示,通過勒索或是那些心甘情愿的“供養”,她從僧侶們手中拿到的錢,可能超過五百七十萬泰銖。
更令人心驚的是,有些僧侶為了滿足她的欲壑,竟不惜挪用寺廟公款,甚至豪擲一輛豐田埃爾法商務車博其歡心。
而她也心安理得地用這些來自佛門的錢財,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截至目前,被卷入這場桃色風暴的十五位高僧里,已有八人被確認破戒,其中至少五人,已選擇還俗,為這場荒唐的“戀情”付出了信仰的代價。
丑聞震驚了整個泰國,但民眾對“高爾夫女士”的看法,卻出人意料地分裂了。
一半人怒不可遏,痛斥她是主動設局的“妖女”,是心機深沉的詐騙犯,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
他們認為,是她的貪婪和無恥,玷污了神圣的佛門,但另一半人卻對她抱有幾分同情,甚至將她視為一個另類的“吹哨人”。
他們覺得,她用一種極端的方式,掀開了蓋在整個系統上的遮羞布,這些人甚至開始反思,一個女人走到這一步,背后是否有更深的社會無奈,比如經濟困境下女性的出路問題。
與之相對的,是公眾對那些破戒僧侶的態度,盡管譴責是主流,但在涉事住持的寺廟附近,仍有一些信眾為他辯護。
反復強調他過往的功德,堅稱他只是一個“被女人利用了的可憐人”,媒體曝光了“高爾夫女士”未經修飾的真實照片,與她社交媒體上的形象判若兩人。
但無論濾鏡內外,她的手段顯然足以精準命中那些身披袈裟的獵物,這早已不是泰國佛教界第一次曝出丑聞了。
有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僧侶丑聞之所以層出不窮,根子在于整個佛教機構長期以來問責制的缺失,這種系統性的漏洞,讓犯錯的成本變得極低。
每一次類似的事件,都是對民眾信任的一次無情透支,當公眾對僧侶的敬仰,逐漸被失望和懷疑所取代,信仰的根基便會開始松動。
當神圣的袈裟之下,包裹的是世俗的欲望與貪婪,當本該清凈的佛門,被金錢與情欲的交易所侵蝕,人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誰辜負了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