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一大玻璃罐陳醋泡生姜黃豆,已經泡了8年,這是給母親用來治糖尿病的。可是,母親還沒來得及吃,就患癌去世。抱著玻璃罐,我淚流滿面!
母親原來是沒糖尿病的,但在父親去世三年后,檢查出糖尿病。
那時,母親才55歲。
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很能干也很能吃,每頓飯能吃兩三碗米飯。
母親的胃口好,主要是因為她要干很多活,而且是重活。
干重活費力氣,自然吃得多,容易餓。
由于父親身體不好,家里挑重擔的活,主要是母親干。
農忙時,收割稻谷,用籮筐裝著的一擔稻谷,少說也有百來斤,母親挑著,從田里到家里,一天要走二十多趟,每趟來回兩三公里。
而平時,門前的大菜園,一年四季都要澆水施肥,母親從豬圈里挑糞水,從池塘里挑清水,一天來回十幾趟。
母親是家里干重活的主力,自然飯量也大。
父親去世時,不到60,母親很傷心,在老家住了不到一年,就跟著我們到了城里。
這時的母親,不再種田種菜,也無需挑重擔,飯量也小了,不久卻檢查出了糖尿病。
母親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為何還會得這個病呢?
我想,可能是父親去世后,母親憂傷過度吧。
后來,我聽說,年輕時飯量大,吃碳水太多的人,年紀大了容易得糖尿病。
對母親而言,可能兩方面原因都有吧。
我們在醫院給母親開了治糖尿病的藥,但母親吃一頓停一頓,經常忘記。
那年七月,母親到廣州來幫我帶孩子,見母親服藥經常不按時按點,我便準備給她用個偏方。
偏方還是老家一位表姐告訴我的,她得糖尿病十多年,沒怎么吃藥,就吃醋泡生姜黃豆,也能較好控制血糖。
我買來一個大玻璃罐、兩斤生姜和三斤黃豆,還買了5瓶老陳醋。
把生姜和黃豆洗凈,放入玻璃罐,再倒入陳醋,蓋上蓋子。
密封一個月后,就可以吃了。
每頓飯前,用漏勺舀出生姜3片,黃豆10粒,隨米飯吃下。
堅持吃,就能降糖。
可惜的是,母親只在我這里住了半個月,就因身體疼痛不適,被姐姐接過去治病,后檢查出癌癥晚期。
化療放療和靶向療法,亦回天乏術。兩年后,母親還是離開了我們。
如今,母親已離開5年多,那罐泡好的生姜黃豆,母親還沒來得及吃,仍然擱放在書房柜子里。
抱著玻璃罐,我淚流滿面!
作家梁曉聲在小說《人世間》里說:
失去親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
親愛的母親,您知道嗎,您走后的這5年多里,兒子思念了您2000多個日日夜夜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