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松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老齡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實施一年多以來,一方面,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銀發經濟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賽道;但另一方面,市場主體也普遍反映“政策熱、市場難”,運營困難狀況沒有根本緩解,一些領域同質化競爭、價格內卷現象突出。有學者認為,當前對銀發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的估計過于樂觀,一些領域出現了產能過剩。究竟如何把握我國銀發經濟的發展態勢,“十五五”時期又該如何優化政策措施,以實現銀發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銀發經濟的發展態勢
一方面,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我國銀發市場主體持續活躍,重點領域持續升溫。據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國養老服務相關企業約有16萬家,比2023年底增長24.36%,其中康復護理、老年教育、醫療療養等相關行業取得較快發展,增速分別為36.05%、34.15%、31.26%;我國各類養老相關社會組織共有約1.65萬家,比2023年底增長2.12%。從消費熱點看,適老化改造、智慧養老、銀發文旅等領域需求加快釋放。住房城鄉建設部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萬個,加裝電梯10.8萬部,增設養老、托育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6.8萬個。2024年商務部、國鐵集團等單位開通“一線多游、錯峰旅游”銀發列車服務,迅速成為新的消費熱點,銀發旅游人數已占據全國旅游總人數的20%。市場主體的快速增長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和根基,重點領域的升溫有利于增強市場的信心,形成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應,推動銀發整體市場的全面活躍。
另一方面,當前我國銀發經濟的政策堵點和市場難點仍然客觀存在。銀發經濟的發展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我國宏觀經濟正同時面臨需求收縮、產能過剩、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盡管老齡化不可逆轉、未來銀發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是確定的,但銀發市場規模不僅取決于老年人口規模,更取決于經濟整體發展狀況、銀發群體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家庭消費意愿的持續釋放。當前比較突出的認識誤區是錯把潛在需求視作有效需求,弱化了對銀發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和困難與風險的評估。事實上,“未富先老”的現實國情決定了我國銀發市場供需結構性失衡的矛盾還將長期存在,老年人和備老人群“買不起服務”和“有錢買不到稱心的服務”的現象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如何在銀發消費換擋增速時期解決制約需求釋放的障礙,是銀發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必須準確把握我國銀發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破除傳統的認識誤區和路徑依賴,用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的新思維來冷靜思考、科學應對。
我國銀發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從全球老齡化先行國家經驗看,進入輕度老齡化社會,銀發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等服務上;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高齡、慢病、失能風險日益普遍化,對長期照護的需求凸顯。同時,低齡活力老年人的旅游、教育、社會參與等多元發展需求愈發凸顯;而步入重度老齡化社會以后,銀發族的金融投資等個性化需求釋放,整體的國民經濟與產業都將銀發化。
中國銀發經濟的典型性特征是銀發需求的多層次性、異質性,不同銀發群體的經濟條件、消費訴求和行為特征不同,不同地區發展銀發經濟的資源稟賦條件和主導業態也各不相同。目前已有近30個省份進入老齡化社會,其中12個省份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一些地區的重點在滿足基本養老服務需求,而一些超大城市銀發消費正向多領域擴散。預計到2035年左右,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經濟的逐步銀發化也在所難免。
必須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盡管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約四分之一,但“未富先老”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銀發市場的消費能力、消費層次偏低。培育銀發經濟必須融入雙循環,依托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既要立足國內需求,也要提前布局、長遠謀劃,義無反顧地占領全球銀發分工的主動地位。單純從國內市場出發,認為我國老年人沒有“花錢買服務”的文化,“在高齡或失能后潛在需求才會變成有效需求”等認識是片面的。京東發布的銀發族消費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銀發跨境電商進口需求旺盛,出口市場快速崛起。進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妝品、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領域,其中保健品占消費額30%以上,并呈向藥品、醫用器械、美妝、寵物用品等領域拓展趨勢。銀發跨境出口以幫助老人生活更方便的產品為主,例如康復設備、出行輔助設備、看護設備、適老化家居建材等。智能陪伴產品成為新寵,涌現出眾多專注于老年人智能陪伴的創新解決方案,例如機器人伴侶、智能陪伴屏幕等。
必須運用好公共消費和私人消費兩種資源。在估算銀發經濟的潛在規模時,既應包括私人消費,也應包括公共部門的消費,私人消費包括個人和家庭支出、政府補貼,公共部門的支出包括大數據庫等涉老基礎設施建設,社區養老設施和適老化改造等。2018年受歐盟委員會的委托,由Technopolis集團與牛津經濟研究院合作發布的《銀發經濟報告》(The Silver Economy-Final report)顯示,2015年歐盟有約1.99億5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39%),銀發經濟支撐了超過4.2萬億歐元的GDP和超過7800萬個就業崗位。這其中銀發私人消費支出價值3.3萬億歐元。預計2025年,銀發經濟人口將增加至2.22億(占總人口的42.9%),銀發經濟的貢獻將上升至歐盟總增加值(GVA,Gross Value Added)的31.5%和就業的37.8%。最初銀發經濟發展依賴政府公共投資,重點在維持公共醫療、護理和養老金支出的可持續性上。此后,這一重點已擴展到更全面地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涉及科技進步和社會創新,以減緩公共財政的壓力并釋放家庭和社會的潛力,形成老齡化風險遞次應對的格局。中國的現實情況是對公共部門投入相對過大,私人消費和社會資本尚未有效激活,這也是未來最具潛力的領域。由此,啟動私人部門的消費成為“十五五”時期撬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杠桿”。
優化我國銀發經濟的發展路徑
加快完善促進需求釋放的便利消費政策。“十五五”時期,我國銀發經濟的發展必然將從“政府主導的事業發展”階段,轉向“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的新階段,其業態發展也將從“以養老服務為主體”的養老產業,轉向“養老、為老、享老、備老”的多業態發展新格局。為此,宜順應全球銀發需求發展趨勢,按照“需求端激活—供給端優化—技術創新引領”邏輯進行系統梳理,在供給、需求和制度層面協同發力,全面創新和完善綜合性支持政策,讓銀發族“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形成銀發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新局面,推動銀發供給與銀發需求在更高層次的動態均衡。
加快完善全產業鏈發展的產業組織政策。對銀發產業進行業態細分有利于從頂層設計、中層謀劃和底層操作上推動銀發經濟國家戰略設計的落實和地方實踐。在當前的宏觀形勢下,對銀發產業進行分類有助于提振社會資本進入銀發市場的信心。許多社會經營主體先入為主地認為銀發產業是利潤不高、盈利困難的微利產業,實際上銀發產業鏈條長、細分領域廣、交叉和融合性強。區分來看,直接提供養老服務的基礎性行業具有投資周期長、微利但長期穩定等特點,而服務于享老、備老的補充性行業具有價格彈性大、高回報等特征,科學細分銀發產業的業態,構建與之相配套的統計指標體系,推進信息公開、明確社會預期就成為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加快完善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的產業結構政策。立足中國的資源稟賦優勢,應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制造業為根基,搶占新賽道、獲取新機遇。一是互聯健康:開發移動醫療設備市場(如神經、心臟、呼吸暫停及睡眠監測設備)和移動醫療服務市場(涵蓋預防、診斷、監測及健康管理等領域),提升診斷精準度、優化用藥方案、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全面滿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二是人工智能賦能養老服務: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以減輕護理人員負擔并提高老年人自我照護能力;同時將人工智能與游戲產業結合,促進人機互動,滿足情感需要。三是銀發旅游:完善便利外國老年人旅游的支持政策,優化旅游產品供給。可以預計,以全球最長、最發達、最快捷的高速鐵路網絡,搭配豐富多樣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中國“軌道上的銀發文旅”有望成為繼全球“郵輪經濟”以后最具潛力的銀發經濟新業態。四是適老化建成環境開發(含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支持創新型智能新建及改造家居環境,貫通健康監測和遠程醫療、智能家居和安全監護、智能語音交流互動等多個應用場景,讓“終端設備+智慧平臺+線下服務”的居家養老模式真正落地生根。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微信編輯:張菁菁
人大國發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現任院長為校長林尚立。2015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并入選全球智庫百強,2018年初在“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國家高端智庫綜合評估中入選第一檔次梯隊,是唯一入選第一檔次梯隊的高校智庫。
人大國發院積極打造“新平臺、大網絡,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高產出”的高端智庫平臺。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系四大研究領域,匯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咨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以“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引領者”為目標,扎根中國大地,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致力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大學智庫。
微信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