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最后一界”,成為近期車圈的一顆重磅炸彈。
與上汽聯手開發的尚界汽車,是華為鴻蒙智行的 “第五界”產品,也是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蓋章的 “最后一界”。
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尚界大概率會搭載華為乾崑 ADS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以及最新的 HUAWEI ADS 4,智駕小藍燈和車頂激光雷達也出現在了概念海報,這樣的配置讓余承東對尚界信心爆棚,直接放話上市后銷量會“大爆”,讓上汽趕緊備好產能。
華為造車的底氣,就在于其超群的技術支撐。不過華為的造車模式,并不是開工廠在生產汽車,而是幫助傳統的汽車和企業造出好車。這樣以技術賦能的模式,正是房地產行業中貝好家的運營邏輯。
在與開發商的合作中,貝好家輸出自己擅長的項目定位、產品設計等能力。而房企,則做好自己擅長的供應鏈管理、成本管理、建造與物業服務。這是一種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貝好家的目標,就是幫助開發商造出好房子。
貝好家與華為的運行路徑,暗合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建造好房子的希冀,“要像造汽車一樣去造房子,在設計上、建造上、使用上、服務上,房子都要向汽車學習。”貝殼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在全員信中也著重強調,“新房產品在呼喚供給側升級,使通過創新方式改造供應鏈條成為可能。”
在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期拿地、投入,正是貝好家C2M解決方案落地驗證的開始。
“以人定房、以房定地”
2025年,貝好家動作頻頻。
在上半年里,貝好家分別參與了北京通州八里橋地塊的聯合開發,以及在成都簽約中昕置地落子C2M產品定位方案,在廣州與越秀地產,在長沙與招商蛇口,在佛山與綠城中國,在北京昌平區與越秀地產、北京城建、未來科學城置業進行地塊合作,包括此前貝好家自主操盤的成都金融城三期和上海奉賢新城項目,都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在北京,貝好家當前已落地三個項目,除上述通州和昌平地塊外,長安華曦府是貝好家在北京落地的首個合作項目,也是已被市場驗證的貝好家北京樣本。
今年3月,長安華曦府第3次開盤,356套房源在短短兩小時內全部售罄,延續了前兩次開盤即告罄的“日光”傳奇。在長安華曦府項目上,貝好家依托自身掌握的數據資產,構建了潛在客戶模型,用以識別目標客群的空間分布規律以及面積段偏好,這兩點對于房地產項目的產品策略至關重要。貝好家發現,這個項目的潛客樣本中,有高達70%關注78~96平方米的戶型,這成為了制定產品策略的關鍵依據。
準確切中客戶需求的產品設計,本質上是一種數據驅動的開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房地產開發從單純經驗主導向“以精準數據基礎優化決策科學性”的方向轉變。長安華曦府并非孤例,貝好家在杭州沐蘭臺項目中,穩定運行了這一套數據驅動,并且收效良好。
杭州沐蘭臺是貝好家與濱江集團、興耀房產共同打造,2024年拿地后,貝好家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廣泛調研客戶需求,收集并分析真實有效的市場反饋,得出的相關結論和貝好家依托C2M算法模型制定的初步產品定位方案,隨后三方很快敲定了項目的面積套型及配比等關鍵決策,并打造了杭州首個全架空平臺住宅。
這套方案很快取得市場認證。2025年6月,貝好家杭州首個C2M模式項目沐蘭臺開盤,單月勁銷183套,成為杭州主城第二、錢塘第一的熱銷紅盤。
C2M綜合服務方案穿透力
從長安華曦府和杭州沐蘭臺,可以窺見貝好家與傳統開發商之間思路的差異性。
一方面,貝好家可以應用獨家大數據資源和AI算法模型,綜合新房、二手房、連環單、未來潛客、客戶觸達結果這五個部分的數據構建模型,全面剖析市場動態、客戶行為偏好以及潛在需求等情況。
與行業普遍依賴的網簽數據不同,貝好家的數據模型能很大程度上穿透營銷策略干擾。比如,貝好家可能通過記錄“某房源調價3次仍未成交”“某客戶連續看過7套三居室”等真實的數據細節,還原市場最本真的供需關系。而傳統開發商更多憑借新房歷史成交數據,憑經驗做定位。
另一方面,貝好家還可以實現大量、精準客戶的觸達,對定位模型做驗證。貝好家可以依靠貝殼平臺以及眾多經紀人的網絡優勢,做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客戶觸達工作,通過更深入的潛在客戶調研,最終掌握消費者對于戶型、面積、功能布局、居住品質等方面的具體期望。
在產品定位和客戶需求抓取方面,貝好家實現了從“市場需要什么房子”升級為“用戶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實現可變戶型、個性化裝修、定制家居等全維個性化定制。
相較于傳統開發商,貝好家依托貝殼平臺,為開發商、業主方、代建方等合作伙伴提供C2M產品解決方案、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等綜合服務。
貝好家正試圖打破行業壁壘,以C2M產品方案為核心,疊加線上線下營銷賦能,這樣的綜合解決方案,讓貝好家極大降低決策盲區,在風險控制力上上升了一個層級。
先縱后橫的平臺路徑
盡管貝好家已經在全國各地多線并行,拿下多宗地塊,但其定位仍然不是開發商,而是輕資產的平臺服務模式,更多是想將自己的能力向全行業進行開放。貝好家下場操盤,更多是為了能在前期實現C2M產品解決方案,并形成示范效應。
2024年9月,貝好家花費逾10億元,拍下成都錦江區金融城三期H12地塊,樓面價27300 元/平方米。這是貝好家成立一年多來首個自主操盤項目,加之單價打破成都土拍樓面紀錄,被外界視作是貝好家的一次“高調亮相”。目前,該項目案名“貝宸S1”以及項目部分設計細節也已發布,反響不錯。
而在貝好家看來,自行拿地操盤是希望團隊有深度把控項目全流程的機會,去驗證產品定位、設計、建造管理、營銷管理等環節。貝好家管理層希望在如今不以規模和速度制勝的時代,將成都項目做成標桿項目,實現 “驚艷亮相”,增強行業伙伴對貝好家能力的信任。
“貝好家C2M產品定位和設計解決方案的價值,目前沒有完全被市場知曉和認知,房地產企業還停留在賣方市場下依據經驗去開發和設計產品的思維慣性中。” 貝好家負責人說,改變需要時間,也需要貝好家做出成功的標桿案例。
2024年底,貝好家在上海成功拍地后在貝殼APP上線了一個 “共筑好家” 社區,邀請貝殼注冊用戶對奉賢新城地塊填寫問卷調查,比如希望架空層更重視功能性(兒童活動區、休閑區),還是更注重觀賞性(水系景觀);對兩套小區樓棟排布、戶型設計方案投票。而兩套設計方案全系戶型都有貝好家 “可變戶型” 空間。
從成都金融城地塊到上海奉賢新城地塊,貝好家的策略延續了貝殼早期在二手房市場的擴張邏輯——從區域突破開始,逐步建立市場影響力。
自2023年7月貝好家宣告成立到如今,兩年過去,貝好家的各類項目已經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西安、長沙、佛山等城市,與中海地產、招商蛇口、中國電建地產、越秀地產、綠城中國、中國金茂、濱江集團、興耀房產等房企都已建立了合作關系。
貝好家C2M輕資產模式的跑通,改變了行業競爭邏輯,更為整個行業提供了一種新的生產力范式——數據驅動的精準開發能力,而這種能力正在從多個維度重塑中國房地產行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