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星巴克中國宣布與中國東方航空(以下簡稱“東航”)正式達成全面合作。用戶綁定雙方會員后可實現咖啡消費與飛行體驗的權益互通。
星巴克中國與中國東方航空達成全面合作
這一跨界合作在攪動咖啡與航旅行業跨界競爭格局的同時,也引發市場對存量用戶爭奪進入“場景戰”的熱議——當流量紅利見頂,頭部品牌如何通過打破行業邊界重構增長邏輯?
星巴克中國與東航的合作,表面看是會員體系的實力展現,實則從始至終都圍繞顧客展開。
在存量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行業增長邏輯正從 “規模擴張” 轉向 “用戶深耕”,回歸服務客戶本質成為企業突破增長瓶頸的核心路徑。這種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跨領域融合,已逐漸成為零售服務業的主流發展趨勢——通過打破業態邊界、延伸服務場景,構建覆蓋用戶多元生活需求的生態網絡,正在成為企業抵御市場波動、提升用戶黏性的關鍵策略。
打開跨界經濟新切口
當“第三空間”的松弛感與航旅出行的流動性碰撞,消費場景的邊界正在被重新定義。
此次星巴克中國與東航推出聯合會員體系,率先實現了“飛行全鏈路”的體驗滲透。意味著用戶通過星巴克APP或東航APP完成會員綁定后,從咖啡消費到飛行體驗,每一個環節都將解鎖專屬權益。包括獲贈東航里程積分、星巴克好禮星星 、積分加倍等權益。
舉例來說,在乘坐航班當日,星巴克鉆星會員與東方萬里行白金、金卡會員將獲得免費機上Wi-Fi、中杯贈飲咖啡等權益,無需再以額外積分或星星兌換。
這場合作的深意,不止于即時權益的疊加。雙方共同勾勒的“三大共創領域”,正在重新定義跨界合作的深度與廣度——雙方將攜手推出“云南咖啡主題航班”,通過機內裝飾、咖啡品鑒、影片放映、主題禮品等形式,讓更多旅客在萬米高空領略云南咖啡的獨特魅力;雙方也將聯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產品與服務,利用星巴克遍布全國的7700余家“第三空間”聯動東航豐富的“航空+地方”文旅資源,為顧客的出行體驗增添更多樂趣,也為地方經濟注入更多活力;雙方秉持共同的環保理念和實踐,聯合推出一系列“綠色飛行”項目。
事實上,實際的商業合作中,這種跨領域的協作往往面臨諸多挑戰。消費習慣與場景的差異,就像橫亙在兩者之間的溝壑,需要雙方用心去填平。星巴克與東航的合作,打開了跨界經濟的新切口,當“流量互換”讓位于“價值共生”,當“權益疊加”升級為“體驗重構”,跨界就不再是營銷噱頭,而是品牌核心能力的延伸與互補。
在普遍感到生意不好做的當下,咖啡與航旅聯手的長遠意義在于,重新定義消費品牌的增長邏輯。存量競爭時代,真正的壁壘不在于渠道寬度或產品數量,而在于對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深度參與。從云南咖啡的推廣到綠色飛行的實踐,從文旅產品的共創到會員體驗的升維,星巴克與東航的每一步探索,都在回答一個問題:如何讓品牌成為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同行者”?
會員體系“升維之戰”
而與航空公司跨界合作的底氣,源于星巴克中國在會員經濟領域的長期深耕。以“有星人”的真實體驗為指南針,在會員體系的賽道上走出了獨樹一幟的“星式路徑”,讓每一份會員權益都生長出無可替代的價值感。
跨界營銷并不罕見,但如果做得不好,就會被詬病為噱頭,或是收割粉絲的短線操作——許多合作僅停留在聯名LOGO的簡單粘貼,卻鮮少在權益互通、場景融合上深耕,最終淪為“營銷一陣風,粉絲兩頭空”的尷尬局面。而星巴克的跨界布局卻始終圍繞會員價值。
2024年,星享俱樂部的重大升級至今仍被行業津津樂道。6月推出的鉆星會員等級與全新星星兌換機制,讓會員服務從“標準化”轉向“個性化”;同月與希爾頓酒店集團的會員互通,星享俱樂部與希爾頓榮譽客會員可通過各自旗下的APP、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加入對方的會員體系,暢享加入好禮、額外星星福利、會員等級加速升級等多項特色福利……
一系列動作之下,2024年星享俱樂部升級以來,星享俱樂部注冊會員人數從1.3億躍升至1.6億。截至2024年年底,90天活躍會員突破2000萬,會員銷售額占比攀升至75%。這組數據印證著一個事實:會員體系已成為星巴克連接消費者的核心紐帶。
正如星巴克中國CEO劉文娟此前所言:“無論是相伴多年的忠誠顧客,還是剛剛加入的新會員,每一位有星人都是我們無比珍視的朋友。如何使他們能用星星兌換出向往的‘星式生活’,是驅使我們不斷革新星享俱樂部的最大動力。”
好的會員管理不是把管理作為一種運營型的工具,而是把它作為一種增長戰略的底線來考量。業內人士認為,除了酒店、航旅,星巴克中國后續還應繼續升維星巴克的生態體系,攜手更多生活方式中的優質品牌,為會員帶來更高的價值感,以保持業內領先水平。
差異化路徑破局增長困境
星巴克發布的2025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3月30日)財報顯示,在最重要與最被看好的中國市場,關鍵財務指標全面重振增長——同店交易量同比攀升4%,在各類商圈、城市層級與營業時段均實現增長;同店銷售額持續大幅改善,門店經營利潤率穩居兩位數并實現同比提升。
這組亮眼數據的背后,是星巴克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深度解碼與系統性創新,在激烈的現制咖啡市場中走出了一條差異化增長路徑。
在產品創新層面,星巴克以“健康化+客制化”直擊消費痛點。今年首創的“真味無糖”體系,歷經74輪風味測試與40版配方迭代,實現風味與糖分的徹底分離——消費者既能享受玫瑰、茉莉、斑斕、香草等飽滿風味,又可自由掌控糖分。與此同時,500余種風味與甜度的客制化組合,讓每杯咖啡都成為“專屬定制”。而從“隱藏菜單”走向常規款的紅茶鴛鴦拿鐵等產品,更形成“用戶共創”的創新閉環,既增強了消費者參與感,也為產品池注入持續活力,直接推動同店復購率提升。
針對消費場景的細分需求,星巴克精準布局“全時段滲透”。2025年6月啟動的“上午咖啡,下午非咖”戰略,通過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三大品類的價格優化,填補了午后消費空白。
在空間體驗上,星巴克以“本地化”重構第三空間價值。寧波東錢湖陶麓街市店保留青磚黛瓦與老式木門,云南玉龍雪山店將海拔數字與雪山景致融入設計,九寨溝、敦煌等景區門店則以本土藝術元素重塑空間。這些并非簡單復制的特色門店,不僅成為區域文化地標,更通過社交媒體打卡熱潮帶動客流,強化了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結。
2025年的現制咖啡市場依然硝煙彌漫。價格戰沒有熄火反而更猛烈,在規模制勝的咖啡市場,幾乎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在這場逆周期競爭中,星巴克以不一樣的生存方式,展示了作為長青品牌面對市場波動的韌性。
文/一諾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