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關于宗老私生子的推文,又被夾了,今天再試試推一篇:
豪門就是豪門,永遠不缺狗血劇情。不是因為他們比普通人更壞,而是他們比普通人更有能力把狗血灑得滿天飛。
最近,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家族的繼承風波引爆網絡,再次證明了那句老話:“豪門無小事,一出就是連續劇。”而這次瓜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僅撕開了豪門內部的利益糾葛,還順帶揭穿了一群曾經以“喝娃哈哈=愛國”為口號的野生孝子們的臉皮——如今這波回旋鏢,砸得是真疼。
01
豪門狗血,從分家開始
據媒體報道,宗慶后生前設立了一個價值約18億美元的海外信托基金,原本受益人為其三名非婚生子女(均為美國籍)。如今,宗慶后的長女宗馥莉作為遺囑執行人,正與其三位同父異母的弟弟對簿公堂,爭奪資產分配權。
這事說白了,就是典型的豪門爭產戲碼。豪門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私心雜念。普通人家分個老房子都能打起來,豪門要分的是幾十億資產,沒點狗血才怪。
但真正讓人哭笑不得的,不是豪門狗血,而是當年那些一邊喊著“支持國貨”,一邊把喝娃哈哈當成一場愛國儀式的“野生孝子們”。
02
野生孝子現原形:
你們的英雄,原來是美利堅親戚?
還記得當年娃哈哈和法國達能集團那一場轟動全國的股權大戰嗎?當時輿論幾乎一邊倒地站在宗慶后這邊,認為他是民族企業家的代表,是在跟“資本帝國主義”作斗爭。
因為宗老去世時,引發的對農夫山泉的瘋狂圍剿更是風起云涌,估計人們還沒忘記。
那時候,“喝娃哈哈=愛國”、“不喝娃哈哈=站隊外資”成了某些人的口頭禪。甚至有人把娃哈哈礦泉水裝進吊瓶里拍照,配上“我喝的是情懷,不是水”的文案,在社交媒體上瘋狂傳播。
最搞笑的是這一條:
結果現在一看,宗老師原來早就在海外給三個私生子安排好了信托基金,金額高達18億美元。這些“野生孝子”當初可不知道這些孩子的存在,也不知道他們的“民族英雄”早就把錢安排到了大洋彼岸。
所以現在問題來了:
這些“野生孝子”要不要繼續喝?
喝下去的是愛國情懷,還是被現實打臉的苦澀?
如果知道宗老師的孩子都是美國人,他們還會不會覺得“喝娃哈哈是愛國”?
只是想不明白,當年那場潑天輿論,幕后有沒有“手”?
不知鐘睒睒當時知道不知道老宗總生前的“幸福生活”?
如果知道,那種情況下,還能保持沉默,沒有為市場棄人性,就值得再來一瓶農夫山泉。
03
回旋鏢有多重,就看當初吹得多狠
這不是第一次“愛國營銷”翻車,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問題是,每次都有人信,每次都有人跟著起哄。
“愛國營銷”本身沒錯,但如果一家企業的產品不行、服務不好、價格虛高,卻總靠煽動情緒來博取市場,那這就不是愛國,而是綁架。
當一個企業把“買不買”變成一種政治立場,把“消費選擇”上升到“國家榮譽”,那就已經偏離了商業的本質。而一旦真相浮出水面,這種“道德高地”瞬間崩塌,反噬力極強。
就像這次娃哈哈事件,越是當初喊得響的人,現在越沉默。因為臉被打得太狠。
04
娃哈哈的“去娃哈哈化”之路:
商標都沒了,情懷還能撐多久?
更諷刺的是,就在最近,有媒體爆料稱娃哈哈集團正在“去娃哈哈化”。
根據《經濟參考報》6月6日的報道,娃哈哈集團正在申請將部分商標轉讓至其他公司名下;多地加工廠停產,產品由其他廠商代工生產;同時推出新品牌試圖擺脫“娃哈哈”標簽。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這個曾經代表著“民族品牌”的企業,正在悄悄剝離自己最核心的品牌資產。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想用了,說明啥?說明內部治理混亂、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已經到了“換個殼才能活”的地步。
而那些曾以“喝娃哈哈=愛國”為榮的人,現在是不是該換口號了?“喝娃哈哈=支持體外利潤轉移”?
05
別再讓“愛國”成為營銷工具
我們不是反對企業講情懷,而是反對用情懷掩蓋產品的缺陷、用“愛國”洗白商業行為。
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質量過硬、價格合理、服務周到,那么哪怕它背后站著外國資本,消費者也愿意買單。但反過來,如果一個企業總是打著“愛國”旗號,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搞內斗、玩資本游戲,那它就不再值得尊重。
真正的愛國,不是嘴巴上的口號,而是腳踏實地做好產品。而不是像某些人一樣,一邊享受著全球化紅利,一邊還要假裝清高地說“我不賺美國人的錢”。
06
寫給正常人的判斷標準:
別再被情懷綁架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作為評判標準:
凡是產品不拿產品本身說事,而是把吃/喝/行/用等東西,掛上與性能、外觀、價格無關的東西,特別是掛上那些有的沒的意識形態的時候,就可以對這個產品翻白眼了。
換句話說:
不談質量談情懷?警惕。
不談價格談愛國?小心。
不談服務談民族?快跑。
一個正經的企業家,應該專注于如何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用得安心,而不是動不動就把你逼到“不買就是不愛國”的道德審判臺上。
否則,他就不配被稱為“企業家”,只能叫“情緒販子”。
07
豪門狗血終會落幕,唯有理性常在
娃哈哈這場豪門狗血劇,遲早會謝幕。但它的余波,會持續影響整個社會對“愛國營銷”的認知。
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別再輕易相信那些披著“民族”外衣的商業炒作;
別再盲目追隨那些用情懷代替質量的所謂“國貨之光”;
更別再做那個被回旋鏢擊中之后,還傻乎乎問“這是誰扔的?”的野生孝子。
世界很吵,但我們可以選擇清醒。
至少,在下次看到“XX品牌=愛國”的時候,先問問自己一句:
“這玩意兒真的好嗎?”
至于宗老家族私生子引發的豪門恩怨,當一場戲看看罷了。
真心感謝每位打賞的朋友
留言請理性講技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