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 為 2024財資生態節中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宋華先生 的主題分享,點擊上方圖片可觀看回放
,點擊了解 2025財資獎 更多 獎項細節!
自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80號文以來,供應鏈金融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政策方面,政府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原銀保監會的155號文規范了供應鏈金融業務,強調交易背景真實、信息可得和全面風險管控;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發布的226號文,進一步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提出提高供應鏈產業鏈運行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等要求。在技術方面,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提高了供應鏈金融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了風險。在市場需求方面,企業對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各種場景不斷涌現,也推動了供應鏈金融的快速發展。
01
供應鏈金融發展情況與價值實現 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呈現出三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第一,供應鏈金融已經成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當前,通過供應鏈金融和普惠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從貸款余額每年的增長就可以窺見一斑。2023年,國內多地發布供應鏈金融相關政策,支持發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為了進一步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多個省區市出臺政策,鼓勵金融企業深耕供應鏈金融這一賽道。例如,山東省、廣東省、湖北省、重慶市、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廈門市等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政策加強財政金融的協同聯動,設立供應鏈金融專項資金,鼓勵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
第二,供應鏈金融已經成為助推強鏈、延鏈、補鏈的重要手段。
許多央國企和大型企業積極運用供應鏈金融,協同上下游,優化資金配置,推動產業鏈發展,強化供應鏈的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例如,安徽省在2023年發布的《安徽省加快供應鏈創新應用行動計劃(2023—2025年)》和《安徽省加快供應鏈創新應用若干政策舉措》中提出,建設一批國家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培育若干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形成一批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爭創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
供應鏈金融對于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韌性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提供資金支持、促進企業間的協作與信任,以及確保金融活動的穩定高效運行,供應鏈金融為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供應鏈金融與現代數字技術的結合越來越深入。早期供應鏈金融運用信息化手段解決了風險識別和風險控制問題。如今,數字技術已經滲透到金融產品的開發、價值共創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風險管控中,科技的力量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精選
2024—2025年中國司庫報告試讀版
央企供應鏈金融“脫核”新突破
供應鏈金融的價值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不在于金融,而在于供應鏈。具體有三個層面的價值:助能、賦能和創能。這三層價值共同構成了供應鏈金融的真正價值。
對于大型企業來說,供應鏈金融的核心價值在于“助能”,即幫助企業管理好供應鏈的細節,解決上下游及自身的資金難題,優化資金成本,降低負債水平。
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供應鏈金融的作用更多在于“賦能”,通過供應鏈金融手段建立管理體系,明確需要加強的供應鏈維度,同時賦能中小微企業與上下游及大型企業建立穩定、持續、高質量的業務關系。
對于產業集群來說,供應鏈金融的作用則在于“創能”。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它們多處于初創期,經營過程中會面臨諸多問題,如賬戶管理、支付清分、資金收付等。供應鏈金融可以為它們提供一整套整體解決方案,提升產業集群的競爭力,使其在全球供應鏈中擁有更多主導力。
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的供應鏈金融
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科技推動了供應鏈發展。這不僅是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價值共創,即通過協調整合推動供應鏈上下游關聯方共同創造價值,實現生產力的提升,以及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供應鏈金融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單純的借貸或降低融資成本,而是確保整個產業鏈的高效、高質量運行,優化資金流,并實現金融與供應鏈業務和運營的深度融合,從而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實現。
同時,新質生產力的直接表現包括高度數字化、韌性和低碳綠色化。供應鏈金融在助力供應鏈韌性和低碳綠色化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通過供應鏈金融推動減排,實現零碳過程,延伸出供應鏈碳金融。通過科技手段刻畫碳足跡,建立碳信用并傳遞,推動金融產品惠及產業鏈中的每一個主體,真正實現減排甚至零碳目標。因此,供應鏈金融也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實現的重要手段。
02
司庫體系建設背景下的供應鏈金融
司庫體系建設的核心在于資金的集中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從資金管理到資金應用再到資金預算的全生命周期集中化管理,能夠有效提升資金效率。司庫體系建設的另一個重要核心是業財融合,即通過司庫體系建設讓業務與財務緊密結合。這不僅有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還能優化產業鏈的現金流。
此外,司庫體系建設還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即實現對企業所有作業環節的資金統一調度和使用。從研發投入、采購供應、生產制造到對外支付,都在統一規則下進行管理,是司庫體系建設的關鍵。這與供應鏈金融的核心目標——優化產業現金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高度一致。司庫體系建設,強調規則化,即所有要素,包含單證、票據等都必須規范,這也是供應鏈金融的基礎設施。沒有這些規范,供應鏈金融將無法展開。
央國企供應鏈金融的四大發展趨勢
供應鏈金融驅動產融結合模式研究
司庫體系建設強調資金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如何進行資金預算管理、在何處和何時使用資金、如何核算資金使用效率。供應鏈金融同樣如此,需要明確產業鏈供應鏈運行中的堵點,何時產生堵點,以及用多少資金和成本來解決問題。司庫體系建設中的集團集中管控為系統性解決資金問題提供了方法,特別是對上下游企業的資金優化,這是單個二級或三級成員單位難以做到的。
因此,司庫體系建設與供應鏈金融的結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數據管理。供應鏈金融需要明確所需數據,從數據出發來談資金使用問題。利用數據洞察各環節業務運營狀態、資金狀況,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這是“用數”。
二是規范管理。通過規范數據標準,梳理單證與業務流程,獲取所需數據來支撐資金高效管控和調動。這是“管數”。
三是技術治理。所有管理體系和標準必須貫徹到集團內部所有層級,比如二級公司、三級公司等,甚至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這是“治數”。
總的來說,司庫體系建設和供應鏈金融的底座都是數據。司庫體系建設的目的是提高集團資金效率和防范系統性風險,這需要以數據為基礎。供應鏈金融同樣強調防范風險,但更微觀化。兩者在提升資金管理效率和防范風險方面目標一致,底座也一致。
03
數字供應鏈金融及未來展望
數字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尤其是在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上,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中小微企業的資產和業務信息往往難以把握,而數字化技術與工具,尤其是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促進業務的高質量發展。在多主體流轉過程中,確保數據的安全和真實性至關重要。具體體現為“3T”,分別為透明度(Transparency)、可追溯性(Traceability)與信任(Trust)。
第一,透明度。數字技術使供應鏈業務更加透明,不僅可視可見,還能實時把握和了解所有業務的流轉狀況。
第二,可追溯性。數字化能夠追溯每個主體承擔的具體活動,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及時追責,確保責任明確。
第三,信任。通過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機會主義和道德風險,建立信任機制,使高質量的企業能夠更便捷地獲得資金,優化產業現金流。
另外,數據資產與治理對于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也很重要。未來,數據規范、數據分析與應用、數據治理將成為重點。需要建立數據標準,確保數據的規范性,以便與金融結合。需要明確所需數據及其對決策的支撐作用,提升數據的分析和應用能力。需要解決數據的產權、隱私和安全問題,確保數據在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可以共享和交易。
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供應鏈金融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未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將呈現出多維度的創新和深化。
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供應鏈金融的高效運行離不開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持。未來,我們將看到物流網絡、倉網、公鐵水空等物理基礎設施會進一步完善。同時,電子化提單、倉單、運單等數字化單證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也將成為重點,這將提升供應鏈金融的透明度和效率,確保數據的安全和隱私。
其次,基于場景的產品創新。供應鏈金融產品將更加多元化,從預付款融資、設備融資租賃、戰略融資、訂單融資、動態折扣到反向保理和消費金融,覆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未來的產品創新將立足于具體場景,滿足不同企業和行業的需求。例如,新一代票據系統和供票系統的推出,將推動產品創新,提升供應鏈金融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最后,助推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產業鏈供應鏈發展。供應鏈金融將與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緊密結合。金融將助力供應鏈的安全和韌性建設,確保供應鏈的穩定運行。同時,供應鏈金融將與低碳、雙碳目標有機結合,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支持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
2025年是司庫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企業開啟司庫在數智時代下管理的新周期。值此契機,財資中國面向企業、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等財資生態伙伴發起2025財資獎評選活動!
更多專題推薦
「跨境資金與外匯風險管理」
國藥集團中國能建 中國化學 朝云集團
「風險管理」
司庫風險管理 金控公司風險管理 公司銀行風險管理 第三方風險管理
「財資管理」
管理辦法新規解讀 交投集團財務公司 鞍鋼財務公司 國家能源集團財務公司 格力財務公司 光明財務公司
「司庫實踐」
中國聯通 國家電投 國家電網 寶鋼工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