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如何“管”?
整理:Moon
目前,中國冠心病(ACS)患者數量已突破1189萬,每年超200萬例患者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手術。而在血運重建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術后管理體系卻陷入停滯。數據顯示,約50%的ACS患者術后發生心血管事件與非規范管理直接相關,且存在42%的患者誤把出院當作治愈終點。術后管理缺口問題嚴重,如何彌合這一巨大的管理鴻溝?
在2025東方心臟病學會議(2025 OCC)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圍繞“基于危險分層的ACS長期管理”這一主題,從嚴峻的臨床需求出發,深入剖析了當前管理體系的痛點,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從被動到主動,覆蓋全生命周期
我國ACS患者已超千萬,吳教授表示:“過去,臨床醫生專注技術如介入/搭橋手術等,卻對患者術后長期管理關注不足。”部分患者術后因缺乏長期管理,生活方式不健康、用藥依從性差,而導致病情反復。有些患者更是認為“術后就治愈”,忽視康復,導致病變進展,身體愈發虛弱。吳教授表明:“這讓我們意識到,ACS管理需突破‘手術+短期治療’模式,向全生命周期覆蓋、危險分層精準干預的方向轉變。”
針對易被忽略的患者健康行為與整體健康狀態的關聯,吳教授指出:“現代管理核心應該轉向‘主動健康’理念。”在保障藥物治療基礎上,必須同等重視三大關鍵領域——生活方式干預(精準飲食指導、個性化運動處方)、全面危險因素控制(血壓、血脂、血糖達標)以及共病協同管理(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的系統治療)。
這一理念呼應了“健康中國2030”的規劃要求之一: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慢性病健康管理。為實現這一目標,ACS管理亟需構建基于危險分層的閉環平臺(含術后再分層、動態調整機制),推動管理模式從單純的“治病”向“防病+治病+康復”的全鏈條閉環轉變(圖1)。
圖1
AI賦能,精準危險分層
ACS患者臨床異質性強,不同患者未來復發心血管事件風路差異很大,吳教授指出:“傳統危險分層(如GRACE評分、TIMI評分、SYNTAS評分)多針對術前,缺乏術后長期管理工具。而AI技術為分層管理提供突破:通過分析患者術后數據(如血運重建后指標、基因信息)實現‘精準分層’。”
在技術創新的分層邏輯中:以GRACE評分為例,AI預測出院6個月死亡風險,區分低、中、高危患者并制定差異化隨訪頻率(如高危1個月、低危6個月),同時結合指南,基于單個危險因素(如飲食、運動、心率等)進行危險分層,強化單指標管理,讓分層更細致、科學(圖2)。
圖2
在完整的管理框架中:AI驅動的分層管理形成“評估—干預—動態調級”的全閉環流程:患者出院建檔時完成首次風險評分,同步通過APP推送個體化用藥與運動處方;隨訪時高危患者1個月內語音/微信回訪+可穿戴設備數據回傳,有異常時觸發預警,低危患者3-6個月門診復查+問卷;新數據實時回傳,實現AI動態調級(12個月無事件降級,惡化則升級)(圖3)。吳教授點明:“AI可動態評估患者風險,對超高危患者加強干預(如密集隨訪、復合工具管理),對低危患者優化隨訪頻率,這很大程度避免了過度醫療。”
圖3
此外,數字人技術同步融入:通過“醫生-患者-數字人”互動體系,數字人可化身“24小時健康管家”:基于APP小工具,為患者提供用藥提醒(如“今日需服用阿司匹林100mg”)、飲食打卡指導(如“建議午餐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并通過語音交互解答日常疑問(如“術后能否游泳”)。吳教授強調:“ACS數字專家達到心內科醫師80%的處置速度與精度是最終目標,要讓它成為連接醫患的高效智能紐帶。”
吳教授指出:“這種‘AI分層+數字人協同’的管理模式,既避免了高危患者因隨訪不足導致的風險漏控,也杜絕了低危患者的醫療資源浪費,這讓分層管理更科學、高效,貼合個體需求。”
ACS管理四階段演進,AI數字平臺將重塑健康未來
ACS管理歷經知識和技術積累(診療技術、循證醫學沉淀)、探索嘗試(融合多技術、多模式)、信息化智能化體系構建(如單醫院信息化體系、AI模型應用)三個階段。當前我們正邁向第四階段——產品轉化與應用期,將致力于構建行業級的冠心病數字專家平臺。
吳教授表示:“未來,ACS管理將‘更智能、更協同、更個性化’,為醫生配備智能助手輔助診療決策,同時患者端可以通過小程序等數字工具,實現自我健康管理。”
冠心病分層管理的探索,是醫療理念、技術與實踐的協同升級過程。盡管當前仍面臨數據整合、技術落地、患者教育等挑戰,但發展方向清晰明確——以數字工具等技術賦能醫療管理效能,讓臨床實踐回歸“以患者為中心”的本質,通過精準分層與全周期干預,切實守護每一位ACS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醫學界心血管領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責任編輯:銀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