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江西兆馳半導體有限公司的暑托班教室內,10歲的熊欣宇正興奮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用五色繩編織的手鏈——這是他在企業暑托班“傳統工藝課”上的作品。教室里,孩子們或專注制作手工,或在志愿者指導下練習書法。“跟爸媽一起來‘上班’,還能學這么多好玩的東西!”歡聲笑語為炎熱夏日添了別樣活力。
這一場景,正是南昌高新區關愛人才、服務人才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區多維度發力,以“家”的溫度化解人才后顧之憂,讓人才安心扎根發展。
公益托管:解決人才子女暑期看護難題
作為工業主導型園區,南昌高新區企業密集、就業人才眾多,雙職工、外來就業家庭及留守兒童的暑期看護成了突出難題。為此,高新區整合高校與社會資源,利用社區樓宇、農家書屋、企業場地等開設公益暑托班。
“孩子平時在外地上學,暑假上班沒時間陪,總覺虧欠。現在能一起上下班,工作間隙見孩子開心的樣子,干活更有勁了。”兆馳半導體一位職工的話道出了不少家長心聲。自2021年在全省首創該活動以來,5年間高新區已建成81個“家門口”公益暑托班,服務青少年1.5萬余人次,數量從最初9個增至今年19個。服務內容從作業輔導拓展到素質拓展、安全教育、傳統文化等領域,托管老師加入返鄉精英大學生,活動范圍延伸至科技企業、博物館等地。
“托管班開在家門口,還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授課,安全又能學東西,解了燃眉之急。”江西師大附中瑤湖分校二部暑托班的家長點贊道。該班160余名學生參與托管,華中科技大學支教團隊已連續3年在此開課。如今,暑托班名額常被“秒搶”,今年14個社區、5家大企業的托管點持續為職工子女護航,未來服務質量還將不斷提升。
聯誼活動:助力青年人才解決婚戀難題
除已婚家庭的子女照料,未婚青年人才的婚戀問題同樣受關注。高新區內不少高強度技術研發崗位員工,因工作繁忙、社交圈窄、缺乏可信交友平臺,面臨“婚戀難、扎根難”困境。
為破解這一難題,高新區工會工委深入企業調研,精準捕捉青年社交痛點后,迅速為高層次人才量身定制聯誼方案。活動前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精準匹配,依據職業背景、興趣愛好等標簽,讓單身青年更易找到共鳴點。
今年5月至6月的兩場“夏日浪漫新心相遇”專場聯誼中,互動環節設計頗具巧思:既有“技術沙龍破冰”讓專業人才找到共同話題,又設“傳統工藝體驗”促進文化共鳴。南昌華勤技術研發工程師小陳與某生物醫藥企業項目經理李女士,從技術話題切入,意外發現了彼此在傳統藝術上的共同興趣,并最終成功牽手。
像他們這樣成功結緣的共41對。活動不僅促成良緣,更讓華勤與產業鏈企業的技術骨干在交流中碰撞出合作火花,實現了“以情留人”與“協同創新”的雙向賦能。如今,這類聯誼已成為高新區“人才服務清單”的固定項目,用精準服務為青年人才搭建起情感橋梁與事業紐帶。
涵養生態:優化營商環境留住人才
南昌高新區的人才服務,早已超越“8小時之內”范疇,融入人才生活日常與長遠發展。
在生活保障上,“南昌高新人才碼”集成20余項服務、1400余家商戶,構建“吃住游樂購”生態圈;152間人才驛站房間配建“10分鐘生活圈”,“5+2就業之家”提供全時段求職招聘服務。
針對園區青年人才,南昌高新區團工委細化青年服務機制,聚焦青年發展,打造青年文化節、青年夜校、周末影院等品牌項目,提升青年在高新區生活發展的獲得感。
在南昌高新區,對人才的服務不僅僅體現在生活的關懷上,還深入到企業發展的全流程。近日,在第八屆政務服務博覽會上,南昌高新區憑借“企業全生命周期集約化服務”創新案例,榮獲“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宜商典型案例”。加上此前七屆政博會斬獲的“全國高效辦成一件事應用創新優秀案例單位”“高效辦成一件事最美政務大廳”“全國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擴面質效典型案例單位”三項“國字號”榮譽,成功實現“國字號”殊榮七連冠,“高新政務”已然成為江西政務服務的一張“閃亮名片”。
近年來,南昌高新區聚焦企業高頻事項,在政務中心設“全生命周期”服務專窗,提供政策咨詢、申報兌現等全流程幫辦,讓企業家安心經營。這種“生活有溫度、發展有保障”的生態,正讓南昌高新區成為人才向往的創業熱土。
來源:大江網
編輯:周袤
審核:劉心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