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583篇文章
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說你“腦子進水了”,我相信那人多少有點調侃你的意思;但如果有人說你膝蓋“進水了”,我建議你重視起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膝關節積液。
膝關節里的水是哪來的?它是一種病嗎?
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就先得認識膝關節里的一個重要成員——“滑液”。滑液是膝關節內的正常組織,它是由一種叫滑膜細胞的組織分泌而來的黏性液體,平時就待在膝關節內進行各種“工作”。
它在骨與骨之間起到了潤滑作用,使我們在正常活動時膝關節內的骨頭可以免受損傷,是膝關節內重要的“潤滑劑”;它含有營養成分,可以為關節內的軟骨、韌帶等組織提供滋養,使它們正常工作,是膝關節內稱職的“補給員”;它可以帶走關節內各種組織的產生的垃圾,維持膝關節內的清潔,可謂是膝關節內的“清道夫”!
了解了膝關節內的正常組織——“滑液”,接下來我們就該看看膝關節內的“禍害”之液——“積液”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膝關節積液其實就是一種關節腔內液體異常增多的病態表現!這些液體的產生往往是因為外傷、炎癥、老化等等原因破壞了膝關節囊,進而使液體進入關節內而形成的。
膝關節積液到底要抽嗎?能抽嗎?
針對膝關節積液是否要抽的問題是門診常遇到的,那究竟如何抉擇?今天就教你正確的判斷方式!
首先公布答案:膝關節內的積液并非一定要抽!
對于積液較少時(即積液量5~10ml),膝關節其實是可以自行吸收的,僅僅需要休息靜養,避免劇烈活動,即可恢復。而對于積液中等量以上時(即積液量>10ml),積液無法被吸收,就需要專業醫務人員進行抽液治療了。
如何判斷?“浮髕試驗”了解一下
這里教大家一個簡單判斷積液量的方法:在非負重情況下(可以坐在床上將腿部放平),一手按壓膝關節上緣一手按壓髕骨(即膝蓋骨),如果感覺髕骨有一種漂浮的感覺,那就說明你的膝關節積液已經在中等量以上了!
辟謠:積液會越抽越多嗎?
膝關節積液真的會越抽也多嗎?這個問題要看你怎么抽了!膝關節積液往往是具體疾病的表現形式(如外傷、半月板撕裂、交叉韌帶撕裂等等),如果沒有搞清楚膝關節積液的原因,上來就一頓猛抽,就算這次抽干凈了,下次膝關節積液還是會卷土重來!因此,規范的、專業的治療尤為重要。
出現膝關節積液該怎么辦?
如果真的出現了膝關節積液怎么辦呢?別慌,三句話交給你!
“別犟,該躺平時真得躺平”。
對于存在膝關節積液的患者,休息靜養至關重要。當積液量較少時,良好的休息靜養可以使其被膝關節吸收,改善癥狀;當積液量較多時,休息靜養也可避免積液進一步增多,控制病情。
“對癥治療,總有一款適合你”。
所謂的對癥治療暨根據積液的類型及嚴重程度來進行治療。比如針對由炎癥引起的積液時,可以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塞萊昔布)進行消炎鎮痛治療,控制癥狀;針對外傷引起的積液時,可以用護具制動患肢,同時在48小時內間斷冰敷膝關節(每4~6小時冰敷20分鐘),改善癥狀;針對積液量達中等量以上者,可以采取抽液治療,緩解癥狀。
“沒有什么是一刀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兩刀”。
膝關節積液的出現往往伴隨著膝關節內的各種問題,可以是外傷引起的韌帶斷裂、各種炎癥引起的炎性反應,也可以是關節老化引起的退變性損傷,不論哪種原因,單純的抽取積液都不能一勞永逸!因此,微創的關節鏡手術對于反復發作、較嚴重的膝關節積液是很好的治療手段。而對于不明原因的反復膝關節積液,手術同樣是明確診斷的金標準。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正確認識膝關節里的這種“禍害”之水,如果真的出現該問題,也應該積極去就診并查詢積液背后真正的疾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我們下期再見~
作者: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嘉定醫院
骨科 池宸申 主治醫師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