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央視鏡頭對準成飛生產線的那一刻,全球都驚了,我國殲 20 的年產量已達 200 架,遠超國際媒體此前預估的 100 架。數據背后,是中航工業的突飛猛進,更是我國空中力量從量變到質變的華麗轉身。
走進成飛的生產車間,5 條生產線火力全開,每 8 天就有一架殲 20 完成總裝、滑出廠房。這樣的速度,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那時,我們還在為第三代戰機的量產攻關,現在,代表世界最先進水平的第四代隱身戰機,正以下餃子般的速度列裝我國空軍。
目前,殲20已列裝14 個空軍旅,按照每個旅滿編36架計算,僅一線作戰部隊就已配備504架。再加上負責訓練、試驗的特殊部隊,我國殲20的現有保有量,已突破550架。照這個速度,到2027年,將輕松突破 1000 架,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隱身戰機群。
F22戰機早已停產多年,總產量不足200架,還因維護成本高昂、零件短缺等問題,實際可升空作戰的數量常年低于150架。更關鍵的是,殲20在性能上早已實現彎道超車。新型的隱身涂層,雷達反射面積比F22 更小。搭載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更遠,能同時跟蹤幾十個目標。配合國產渦扇發動機,航程比F22多出近500 公里,真正實現了攻防兼備。
從2011 年首飛時的萬眾期待,到如今 14 個旅列裝的從容自信,殲 20 的成長軌跡,正是中國國防工業的崛起縮影。上世紀 90 年代,美國F22首飛時,我們的主力戰機還是殲8,兩者差距堪比代差。那時,誰能想到短短二十多年后,我國能造出比 F22更先進的隱身戰機,且數量能達到對方的5倍之多?
這背后,是無數航空人的日夜攻關。1000 架殲 20 的意義,遠不止于數字。它意味著中國空軍已建立起覆蓋全國、輻射周邊的隱身作戰網絡,意味著我們有能力在任何時候捍衛國家領空主權,更意味著我國在尖端裝備領域,徹底擺脫了受制于人的困境,真正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跨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