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的產品表現拉垮堪稱世人皆知,最近又惹禍了——該公司生產的一架美國空軍KC-46加油機在對F-22進行空中加油時,竟然發生了加油桿斷裂的嚴重事故。從KC-46事故后的糟糕情況看,很難相信那架F-22會完好無損——就是日常加油中,F-22受油口附近的隱形涂層也經常會受損。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稱,7月8日,一架KC-46當時正在弗吉尼亞州海岸附近執行為F-22隱形戰斗機加油任務發生事故中,失去了加油桿——這已經是近年來第二次類似事故了。現場無線電通信信息以及公開航跡顯示,事故發生后,F-22成功降落地面,具體受損情況暫時沒有公布。而KC-46則長時間在空中盤旋,可能是傾倒機內剩余燃油并對損傷情況進行評估,確認能否安全降落。
隨后美國麥康奈爾空軍基地第22空中加油聯隊公共事務副主任薩曼莎·博斯蒂克在公開聲明中宣稱:“7月8日,一架來自麥康奈爾空軍基地的KC-46加油機在美國東部上空為F-22戰斗機加油時宣布進入‘飛行緊急狀態’。機組人員不得不決定緊急降落在北卡羅來納州的西摩約翰遜空軍基地,現已安全落地。飛機將暫時留在那里。”
現場照片顯示,這架降落在地面的KC-46,加油桿依然伸出機外并明顯損壞。由此可以確認,當時F-22很可能是帶著加油桿的下半截與KC-46強行分開,巨大的沖擊力很可能會對F-22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壞。
事實上,美國空軍的硬管加油方式原本就對F-22、F-35等隱形戰斗機非常不友好——雖然硬管加油的燃料輸送速度快,但加油桿在對接時是硬戳在戰斗機的受油口位置,沒有對準直接撞在受油口附近是常態。而F-22的受油口位于機背,此前也多次發生加油過程中隱形涂層被加油桿戳壞的情況,甚至因為類似情況太多影響到F-22的維修頻率和出動率。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F-22每飛行300小時就需要進行長達一個月的維護,其中對隱形涂料的維護占到總維護時長的1/3,很多都與加油時的損傷有關。
A-10攻擊機受油口被硬管加油撞得傷痕累累
至于說KC-46,在此方面堪稱“慣犯”。2019年交付之后,它曾發生過數次重大事故,2019年9月19日,美國空軍就報告稱,該機型的輸油硬管控制系統存在硬件缺陷,會造成對受油飛機的漆面造成損傷,從而導致F-22和F-35的隱身性能受損。此外由于大部分KC-46發生貨艙地板鎖扣松脫現象,該機型被全面禁止用于貨物的人員運輸。
2020年3月30日,美國空軍又公布KC-46出現嚴重缺陷,機組人員在兩個燃料隔層之間發現了燃油,造成了嚴重的燃料泄露。波音公司也證實KC-46曾出現“過度燃油泄漏”。同時KC-46的加油桿攝像頭存在圖像失真、黑白影像在強光下過度曝光等問題,也會影響加油對接的成功率。根據波音公司最新說法,相關問題的修復不太可能在2027年夏季之前完成,比原先計劃晚了大約三年。
然而由于美國空軍現役KC-135加油機隊實在過于老舊,急需替換,因此KC-46如今屬于“帶病上崗”,結果當然不好看——2020年,一架KC-46的加油桿空中脫落,差點砸到正在加油的F-15E戰斗機的座艙蓋上;2022年KC-46多次出現加油桿故障而無法回收的情況;2024年,KC-46先后在為F-16和F-15E戰斗機加油時,也發生了加油桿斷裂的惡性事故……如今F-22不過是最新的受害者而已——看看這一系列戰機,它簡直堪稱是美國空軍戰機殺手。
波音加油,再接再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