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武士殲 - 20H震撼亮相,它可能已經采用了六代機的某些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甚至把美國甩在了后面。
在這次亮相的殲 - 20編隊中,一下子能看到三種殲 - 20,分別是殲 - 20S雙座型、殲 - 20以及殲 - 20A。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首次公開的殲 - 20A。它通體呈黑色,機翼和進氣道的邊緣為銀灰色。殲 - 20A的強大之處體現在三處,即黑衣、脖子以及下巴。
先來說說這引人注意的黑色。隱身能力是五代機的核心性能指標。2011年殲 - 20原型機首次亮相時,從遠處看渾身都是黑色。如今最新的殲 - 20A又變回黑色,這看似有點復古。因為早期鐵氧體吸波涂料就是這個顏色,難道技術倒退了?當然不是。有分析認為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采用了更先進的吸波隱身涂料,接近全頻譜隱身能力;二是殲 - 20A使用了隱身蒙皮,黑色是隱身蒙皮和涂料疊加呈現的顏色。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首飛的殲 - 36也呈黑色。如果分析屬實,那就意味著我國六代機的一些核心技術已比較成熟,可移植到殲 - 20上。這表明我國五代機已領先世界所有國家,進入五代半,隱身性能可能達到六代機水平,把美國甩在了后面。
威猛的黑武士殲 - 20A不僅隱身能力進一步加強,還有其他重要改進。比如殲 - 20A的“粗脖子”,它也有“黑粗脖子的殲 - 20”的昵稱。其座艙后面有明顯隆起,這能增加機身內部空間,可用于增加相關設備或提高座艙舒適性,畢竟舒適的駕駛環境也是戰斗力的一部分。
還有一處變化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就是殲 - 20A的“下巴”——鉆石形的多面體光電跟蹤瞄準系統(EOTS)窗口。以前的殲 - 20上也有這個窗口,但當時后面一部分不透明,而且是一個五片窗口,光學探測頭在掃描作業時始終存在死角,影響對目標的搜索、識別和跟蹤,這與當年的工業和測試條件限制以及復雜光電系統的集成能力有關。現在殲 - 20A變成了八面體全透明的EOTS窗口,這意味著其內在的掃描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另外,殲 - 20A這個窗口和殲 - 20還有一個明顯區別在顏色上,在日光下看上去呈藍色,有點藍寶石的感覺,這說明我國已經掌握了高級專用玻璃的制備工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