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裴健如
又一個“超級星期六”落幕。
7月14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宣布,在訂單結構向全品類深度拓展的同時,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購)。
從1000萬、4000萬、6000萬到8000萬的新高,阿里自身在即時零售上的增速可圈可點。但在與美團的抗衡中,阿里似乎有些“爬坡”艱難。
7月12日,美團發布深夜戰報稱,截至當日23時36分,美團即時零售訂單量再創新高,達1.5億單。一周前的7月5日,美團該數據為1.2億單,這是中國外賣史上單日訂單首次破億。
而淘寶閃購日訂單量在7月5日就曾超過8000萬單。這意味著,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交鋒中,阿里并沒有多少進步,呈現出被美團壓制的跡象。
今年5月,淘寶閃購全量上線以來,其與美團的單量差距始終處于一個起伏不定的狀態。盡管統計口徑有所不同(淘寶閃購7月14日披露的數據不含自提及0元購),僅從數字上看,二者之間的差距又一次被拉大了。
幾番交鋒,在與美團的這場拉鋸戰中,阿里的目的達成了嗎?除了“補貼”之外,阿里手上是否還有其他王牌?
即時零售“爬坡”背后:阿里關注的不只是日訂單數
7月14日,除了公布最新的日訂單數之外,淘寶閃購還披露了多個關鍵數據。
據其透露,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數在突破2億基礎上,本周環比凈增15%。此外,訂單結構正向全品類深度拓展:在非餐方面,1205個品類訂單量環比增速超過100%;3074個商家、超26萬門店訂單量環比增長超100%。
與此同時,據美團7月12日披露的數據,其再創新高的1.5億日訂單量中,神搶手單量超5000萬單,拼好飯單量超3500萬單。
值得一提的是,淘寶閃購最新披露的日訂單量數據口徑和上周六的統計口徑有所區別。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淘寶閃購)
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崔麗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次淘寶閃購披露的數據強調了不含自提及0元購,這說明其摘除了不需要履約的訂單和無效的補貼訂單。
崔麗麗認為,淘寶閃購改變統計口徑,是為了強調最新的日訂單數是在有效的需求拉動和平臺履約能力之下的數據。
只是,在美團的狙擊之下,相較于上周六,淘寶閃購在日訂單量這一數據上并沒有出現顯著增長。
對此,知名數字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對記者表示,淘寶閃購現階段的單量增長,一部分是因為業務整合,另一部分是因為補貼帶來了即時零售需求的增長,而即時零售市場過去并未飽和。
盤和林認為,淘寶閃購還沒有到達單量瓶頸,“只是短期內,各家補貼跟進之后,出現了訂單量相持狀態,長期看,關鍵還是改變消費者消費習慣,更多選擇即時配送而非傳統電商平臺購物”。
盤點阿里5月以來在即時零售的種種動作可以發現,阿里關注的不只是日訂單數。
在7月2日宣布啟動規模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時,淘寶閃購提到,除了直補消費者之外,還上線了店鋪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免傭減傭等措施,以促進商家生意增長。
“以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構建高效協同的大消費平臺,并以巨大流量反哺線下商業和服務業。”
5月15日,在阿里巴巴2025財年Q4及全年財報業績會上,阿里電商事業群CEO蔣凡表示,淘寶閃購能帶來多方面的好處。“對淘寶這樣的電商App,即時零售是一個非常高頻次的場景。我們相信,在淘寶上建立這樣的服務,會讓淘寶的活躍度和用戶規模增長長期有一個更好的表現。”蔣凡說。
就阿里開打這場即時零售之戰的原因,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阿里的短期目標是加快用戶轉化,長期目標是提升淘寶的整體活躍度和用戶規模。
“既御舊敵,又防新敵” 大消費平臺前景幾何?
值得一提的是,6月,阿里官宣了一次關鍵的組織架構調整。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布全員郵件,宣布即日起,餓了么、飛豬合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范禹繼續擔任餓了么董事長兼CEO,向蔣凡匯報。南天繼續擔任飛豬CEO,向蔣凡匯報。餓了么飛豬繼續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業務決策執行上與中國電商事業群集中目標、統一作戰。
吳泳銘在全員郵件中表示:“這是我們從電商平臺走向大消費平臺的戰略升級。未來,我們將更多從用戶角度出發優化整合業務模式和組織形態,為用戶創造更豐富優質的生活消費體驗。”
阿里方面還在當時表示,此次戰略調整后,阿里加大力度整合集團資源,升級走向大消費平臺。
日前,淘寶App首頁“閃購”頻道悄然上線“盒馬鮮生”入口。可見,阿里系零售生態還在進一步整合之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健 攝(資料圖)
在此大背景下,這場重投入的即時零售之戰或也是阿里在零售領域的關鍵一戰,對阿里在電商領域的長期競爭力或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張毅認為,通過餓了么和淘寶閃購的深度融合,阿里實現了從遠場電商到近場零售的全場景覆蓋,有助于修復電商的基本盤,有利于應對京東、拼多多乃至唯品會等遠場電商的競爭和應對美團、抖音等近場電商的競爭,“起到了‘既御舊敵,又防新敵’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阿里方面便提出將遠場電商和近場電商相融合的打法。
早在2021年11月,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張勇便表示,在如今的電商格局下,淘寶最大的優勢在于用戶心智,“淘寶是純粹為消費服務的陣地。我們一直在發展淘寶端內多種不同的功能,可以通過不同的APP給不同的用戶群體提供非常特定的價值主張。”
2022年8月,張勇還曾表示,在消費領域,阿里將發揮遠、中、近場相結合的數字商業基礎設施的優勢,做好用戶分層,聚焦不同消費群體確定性的消費需求。
與此前相比,如今阿里的態度更為堅定,動作更為大刀闊斧。不過,無論是“遠、中、近場相結合”,還是奔向“大消費平臺”,作戰方針是否能保持長期穩定都會深刻影響著結果。
盤和林認為,當前,阿里達到了業務整合目標,但部分即時零售的基礎軟硬件配備上還有所欠缺。他表示,隨著即時零售打成“持久戰”,未來各家平臺都需要謀求新的變現渠道,逐步將線下配送物流做成一個盈虧平衡的基礎設施。
張毅則建議,阿里還需要強化供應鏈建設,優化履約體系,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此外,他還提到,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方面,精準推送商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體驗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升營銷和觸達效率。他認為,在與品牌商家的合作等方面,阿里具備優勢。長期來看,將飛豬、餓了么、淘天等各業務進行整合之后,阿里或能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生活解決方案,打造出差異化優勢。
在這一個大戰略方向下,淘寶閃購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阿里此前曾表示,淘寶閃購聯動餓了么形成阿里即時零售一張大圖,遠場與近場電商的結合,讓淘天基于閃購業務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也給淘寶天貓各核心品類的品牌商家帶來了新的生意增長。
也就是說,為了當前的戰略能夠順利推行下去,淘寶閃購或不得不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在與美團的對壘中,就算不能贏得徹底,淘寶閃購也不能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