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兒熱得跟蒸籠似的,我們在街邊賣瓜不容易啊!真沒想到城管隊員為我們送來了綠豆湯和遮陽的草帽!”2025年7月9日清晨,在河南省信陽市息縣東大街路口,瓜農李守業高興地說,“你看,城管隊員還幫我把攤子挪到樹蔭下,涼快多了!”
近期,息縣持續高溫,氣象部門多次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最高氣溫達37℃以上,地表溫度更是超過50℃,給戶外工作和城市管理帶來嚴峻考驗。息縣城市管理局將剛性執法與柔性服務相結合,在保障市容秩序的同時,更以實實在在的“民生溫度”為市民和商戶送去清涼。
環衛工人在休息點喝綠豆湯 周傳杰 攝
針對夏季瓜果上市、流動攤點增多的特點,息縣城市管理局科學調整勤務模式,采用“錯時管理+重點值守”的方式精細化管理。自6月下旬起,在每日6時至9時、17時至20時,執法力量較平日增加一倍以上,重點布控在北大街、譙樓街、東西大街等商貿集中、人流密集區域。“我們提前半小時上崗,延后半小時下班,就是要抓住攤販集中出現的‘窗口期’,及時規范勸導,既保障道路暢通、行人安全,也避免商戶在烈日下長時間占道經營。”一位正在幫攤主搬抬水果筐的執法隊員說。
據悉,城管隊員們堅持以徒步巡查為主,確保管理無盲區、無空檔。一句句耐心的勸導,一次次彎腰的協助,成為烈日下保障城市“微循環”暢通的生動注腳。
息縣汽車站為乘車的旅客送上清涼解暑的綠豆湯 周傳杰 攝
“規范秩序是職責所在,但高溫天氣下更要換位思考,做好服務。”息縣城市管理局局長張強表示,為有效應對高溫挑戰,息縣在城區人流量大的區域創新設置了5處“城管清涼愛心驛站”。驛站里配備了充足的飲用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成為環衛工人、外賣小哥、執勤交警等戶外勞動者的臨時歇腳點。截至目前,各驛站已累計服務群眾超過2000人次。
管理不僅要有力度,更要有溫度。在譙樓街,菜販周秀英起初對要求她將攤位后移、規范經營的勸導有些抵觸:“大熱天的,搬來搬去多麻煩!”然而,當看到執法隊員不顧自己滿頭大汗,主動幫她整理物品、挪動攤位時,周秀英的態度轉變了:“你們也不容易,都是為了大家伙兒好,我這就按規矩擺!”這份理解和配合,源于城管隊員日復一日用汗水書寫的真誠。如今,在息縣城區的主要路段,“早收攤、讓通道、講衛生”已成為眾多商戶的自覺行動,一種基于理解的“管理默契”悄然形成。
在站點休息的環衛工人 周傳杰 攝
城市管理如同“繡花”,越是極端天氣,越要下足“細”功夫。息縣城市管理局將繼續堅持“民生溫度”與“治理精度”并重。一方面,持續優化高溫天氣應急預案,動態調整勤務模式,擴大“清涼補給”覆蓋面;另一方面,積極探索疏堵結合的長效機制,在條件允許區域試點設立便民疏導點,引導流動攤點規范經營。通過一系列有力度、有溫度的管理服務組合拳,努力實現城市“煙火氣”的繁榮與“文明風”的秩序和諧共生,讓市民在整潔有序的環境中,真切感受到城市治理的“溫度”與“質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