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媒體公開了致巴西總統盧拉,達席爾瓦(Lula da Silva)的一封信,信中他重申了此前在8月1日給巴西輸美產品追加50%關稅的威脅,再次強調部分原因是巴西法庭審判2023年巴西前總統、“巴西的特朗普”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推翻大選結果的“政變”企圖。
這是“8月1日大限”前特朗普威脅追加關稅的至少23個經濟體中威脅追加幅度最大的一個,也是特朗普再次上臺迄今唯一直接以關稅威脅對方改變其國內司法程序的一例,此前特朗普雖屢屢以關稅脅迫對手在非經濟領域作出退讓,但如此毫不掩飾地突破“不干涉他國司法程序”國際規則及慣例也仍然是第一次。
即便再如何“不可預測”,對巴西的關稅威脅也完全顛覆了大多數人的預測認知。政策網絡期刊POLITICO援引包括特朗普前拉美特使克拉瓦卡羅內(Mauricio Claver-Carone)和美國南方司令部前司令特別助理、中拉關系專家拉扎勒斯(Leland Lazarus)等四位特朗普圈內人士的證詞,指出特朗普上述言行系其將“金磚”(BRICS)公開標定為和美國價值觀和核心利益針鋒相對的“邪惡之源”,逼迫全球貿易伙伴“二選一”的“組合拳”之一部分,此前特朗普及其團隊不僅在“金磚”巴西峰會前后屢屢就“金磚”試圖在貿易領域“去美元化”發出令人驚異的激切之語,且把露骨威脅的對象從“老金磚”擴展到埃及、印尼、埃塞俄比亞等“新金磚”和“準金磚”。他們指出,慫恿并推動特朗普不顧國內甚至身邊強大反對聲浪,在“反金磚”道路上信馬由韁的關鍵人物,是曾一度與之鬧翻、近期卻被傳重歸于好的爭議性極右翼人物班農(Steve Bannon),他們透露,班農不遺余力的“枕邊風”成功達成了讓“總統很生氣”(The president is pissed’)的戲劇性效果。巴西不僅是“老金磚”和此次金磚峰會東道主,也是中俄印領導人因故缺席此次峰會后峰會最打牌政治人物,加上“巴西特朗普”父子和特朗普父子非同尋常的“死忠”關系,促使特朗普發起了此次“別具一格”、近乎不顧一切后果的“巴西特攻”。
在政治上站隊同屬福音派和“特朗普派”的博索納羅,很可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5月份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5%的巴西人不支持特朗普,遠高于支持者比率。特朗普發出威脅后,盧拉當天和翌日連續強硬回應,強調“巴西主權和司法獨立不容侵犯”,表示將針鋒相對地用對等稅率報復美國,并向世貿組織(WTO)發起申訴,他的盟友和支持者立即做出反應,高唱民族主義樂曲,大談主權,并試圖將關稅可能造成的經濟后果歸咎于博索納羅。巴爾加斯基金會(FGV)教授、華盛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研究員斯圖恩克爾(Oliver Stuenkel)等指出,鑒于巴西選民對特朗普的反感與日俱增,民族情緒高漲,“即使是盧拉的批評者也可能將特朗普的舉動視為對國家主權和司法獨立的攻擊”,因此,此舉可能會對急需政治推動的盧拉產生推動其人氣的反效果。老牌中間派議員、通常對盧拉持批評立場的維埃拉(Alessandro Vieira)就在特朗普威脅發出后立即表示,“任何公民,尤其是民選代表,都不能容忍外國侵略巴西,無論其所謂的正當性如何。現在是真正愛國的時候了”,甚至,巴西右翼也迫于形勢急于撇清與博索納羅和特朗普的關系,如經常夸獎博索納羅并戴著MAGA帽子招搖過市、被普遍視作下屆右翼候選人最有力爭奪者的圣保羅州長塔爾西西奧(Tarcísio de Freitas),近期就經常有意無意地展示自己和特朗普、博索納羅的“不同之處”。簡單說,“特朗普特攻”非但不會落入博索納羅的圈套,反而可能成為盧拉的生命線,盧拉正苦苦掙扎于支持率的下降以及與國會打交道的困難。
或許是意識到“博索納羅理由”過于蠻橫無理難以服眾,在致盧拉的信函中特朗普提到了他在對其他貿易對手作出類似威脅時常用的口實——“對美國存在不可持續的貿易逆差”,然而這反倒令更多經濟學家(包括美國自己的)完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在美國前十大貿易伙伴中僅有兩個是美方出超,一個是英國,另一個正是巴西。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2024年美國對巴西的商品出口總額為497億美元,而美國從巴西的商品進口總額為423億美元;盧拉本人曾在一篇長文中回擊特朗普,稱“美國政府本身的數據表明,過去15年,美國與巴西的商品和服務貿易順差4100億美元”。
對此,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策略師兼經濟學家維茲曼(Thierry Wizma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特朗普只是引用了發給其他國家——美國實際上對那些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的信函,那么美國對巴西存在貿易逆差的虛假說法“可能只是‘復制粘貼’的錯誤”。他還對這封信的更廣泛影響表示擔憂,“針對巴西的行動開創了一個令人恐懼的先例,因為這是特朗普首次以關稅手段(表面上)影響一個國家的內部政治和司法環境,大多數分析人士此前認為,由于巴西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巴西不會受到高額“互惠”關稅的威脅,但他們沒有想到,特朗普可能會以其他理由對巴西征收高額關稅”。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經濟學教授鮑德溫(Richard Baldwin)在一次電視采訪中表示,“這與其他所有(關稅)完全不符。其余的關稅主要基于雙邊逆差,”。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前行長、經濟學家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表示,“提議對巴西征收50%的關稅簡直荒謬,除了讓美國市場咖啡大漲價外毫無作用,這簡直是奇怪的關稅使用方式”,他還明確認為,此舉“不太可能改變對博索納羅的審判結果”。事實上,隔夜紐約阿拉比卡咖啡價格一度上漲逾3.5%,一位貿易商表示,這封信“正在沖擊整個咖啡行業”。“美國是巴西咖啡的主要買家,因此這項關稅肯定會打擊市場情緒”,拉瓦扎咖啡母公司拉瓦扎集團(Lavazza Group)董事長拉瓦扎(Giuseppe Lavazza)在“特朗普特攻”發起前夕表示,貿然對巴西發動關稅戰“將給咖啡公司帶來更大挑戰,最終的結果將是美國咖啡成本上漲。因此,美國市場對消費者來說會變得更加昂貴”。事實上過去幾年,由于世界主要咖啡種植國巴西和越南咖啡歉收,導致咖啡供應減少,投機者紛紛涌入市場,阿拉比卡咖啡和羅布斯塔咖啡的價格一直堅挺。作為全球咖啡基準的倫敦羅布斯塔咖啡期貨價格今年早些時候創下近每噸5700美元的歷史新高,高于1700美元的歷史平均水平,而高端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價格去年上漲了70%,達到每磅4.20美元。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大宗商品分析師范多特(Oran van Dort)表示,“2024年,美國從巴西進口的咖啡生豆約占其總產量的34%。因此,如果咖啡不享受豁免,新的關稅將產生重大影響”。
巴西大選將在2026年10月舉行,鑒于特朗普和博索納羅在選民中的不受歡迎,盧拉及其盟友勢必會對“特朗普特攻”針鋒相對,而博索納羅的盟友則會被特朗普的冒失之舉推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不僅如此,由于對美貿易僅占巴西這個出口大國貿易總量占比的2.6%,美國的“關稅大棒”非惟理由荒謬顛倒,抑且“殺傷力”也如隔靴搔癢。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和班農竭力讓特朗普相信的相反,“金磚”由于印度的“攪屎棍”作用和急于擴容的稀釋,在關稅戰開啟以來從未擔負“去美元化主論壇”的作用(否則也不會出現多位成員國領導人缺席峰會的罕見局面),甚至,這個被特朗普團隊一再抨擊為“反美概念”的“金磚”概念,也是如假包換的美國貨——他是英國人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2001年擔任美國高盛(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首席經濟學家期間首創,并率先在美國經濟政策和媒體圈炒熱的概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