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友消息,上周印度民航事故調查局(AAIB)壓哨發布了AI171空難報告。這份報告是詳實的,但是引來眾多罵名。不過拉總在認真閱讀后,也支持空難屬于“機長自殺”的說法。
這次空難死了很多人,在此表示哀悼。早日查出真相,對遇難者家屬也是一個交代。
圖:空難現場網絡圖片
首先,為了日后民航安全,空難一個月之內必須發布初步報告,這是國際民航組織的要求。AAIB報告原文長達15頁,圖文并茂內容豐富,態度還是相當認真的。
這份報告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指出燃油開關曾經被關閉,后來又接通;二是說駕駛艙有關于“關閉燃油開關”的對話。國內媒體基本都是轉述,描述大多為:“燃油開關怎么關了?”,另一個說“不是我干的”。
還是看原文比較好,關于燃油開關的報告原文是:“one of the pilots is heard asking the other why did he cutoff. The other pilot responded that he did not do so.”從這段話分析,其中一人可能很確定另一人關閉了開關。
圖:波音787燃油斷止開關和油門推桿網絡圖片
此外報告中有兩個細節不被國內媒體重視,一是殘骸中發現油門推桿在慢車位(idle);一是燃油開關在升空第三秒就被關閉了。這架787于08:08:39離開地面,這是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時間。燃油則在08:08:42被切斷,也就是說最后幾十秒基本都在“滑翔”。
AAIB的報告中還提供了一張飛機在跑道上空約30米時的照片。令人吃驚的是這個時候RAT(沖壓發動機)已經啟動了。這也可以解釋拉總此前強調的“起飛高度偏地,在跑道端頭吹起大量黃土”。因為最高速度只有180節,此后沒有動力,飛機便開始滑翔下落了。
那么印度的報告為何挨罵呢?很多人認為它隱藏了細節。其中最關鍵的是,兩位飛行員是誰在問“為何關開關”?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同事們認真聽錄音的話,肯定能聽出來是誰在問誰。而且這段話在報告中不是雙引號引用,至今大家也沒有聽到錄音。
圖:離地三秒鐘就斷油了報告中的圖片
從心理學觀點考察,“不是我干的”并非類似問題的第一反應。如果沒有心理準備,突然發現這個情況時,第一反應是驚訝,一般會說“???”或者“WO~KO!”。如果直接否認,說明他其實對狀況有所了解。
民航客機兩位飛行員一位是PF,一位是PM,也就是一人操作一人監控。如果其中一人趁另一人不注意關閉燃油開關,從常理推測應該是PM而非PF。AAIB的報告中說機長當時是PM,這與謠傳中機長患有抑郁癥相符合。
如果再綜合其它情況,例如印度拒絕國際民航組織派員調查,并沒有停止同型號飛機運營,也沒有要求悉數檢查燃油開關——波音公司多年來一直使用這種開關,美國聯邦民航局(FAA)最近也說,這種開關是妥當的,沒有額外檢查的必要。
圖:同型號并未停飛攝:拉上窗簾
波音飛機的燃油斷止開關操作時需要先提起再下拉,發生火情或滑行到位關機時都需要用到它。雙發飛機的這兩個開關有一定距離,兩側還有小欄桿防止誤碰。這種開關幾十年以來誤操作幾乎為零。雖然理論上也存在電磁閥失效等情況,但幾率太小,最多只占5%。
這起空難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其中一位飛行員腦袋短路,在準備收起落架的時候操作為了切斷燃油。但這種可能性頂多也只占5%,因為兩者手感差別很大。況且這種情況下,也不應該回答為“不是我干的”,而應該是“壞了!搞錯啦!”
不贊成自殺理論的人認為,依靠這種方式并不見得能“成功”。過早斷油可以滑行迫降,高度越低成功幾率越高。斷油后可以重啟,這次本來重啟也快要成功了。而且AI171飛長途,隨便找個機會都能將另一人關在門外,像某航那樣搞俯沖。
拉總因此也認為機長自殺的可能性高達90%?;蛟SAAIB也傾向于飛行員自殺,因此它們才隱去一些細節,想把結論模糊化——而且油門推桿最后被拉到最小說明什么呢?是擔心飛機重新升空嗎?
文中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章或有錯誤,轉載責任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