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醫院沒經過我同意搶救我家人,我要交錢嗎?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我值班也遇到一個,人走了在搶救,給來的家屬溝通了,時間久,搶救意義不大,問搶不搶救,說是搶救,這邊搶救,那邊又來了個家屬,溝通后就罵我們,說人都沒了,我們還在裝模作樣搶救,真他媽無語了
十多天前做了一個腔鏡食管癌,身體狀況太差,術后呼吸衰竭等原因在ICU住了十多天,已經脫了機了,準備過一兩天轉回普通病房,目前用了70000多(報銷前,大概能報銷60%)。昨天一個家屬見了我就開始指著我說,住這么久的ICU,手術怎么做的?沒把握你就不要接手!老百姓掙錢這么難,你有沒有醫德?我還怎么回答?
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問題,十八項核心制度中有“患者有知情權和治療選擇權”病情允許時需告知患者或家屬病人的病情,并告知該疾病的治療方案,由患方選擇。當病情緊急、危急患者生命時,由于患者意識不清,家屬不在身邊時,應立即報告醫療機構負責人,批準后可立即手術。這個制度就是為了保證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在醫生的心目中,只要病人有搶救的希望,患者心臟不停跳,或者有心臟再次復蘇的可能性都是要搶救的。家屬提出的有沒有搶救的意義問題,是非常難回答的,搶救有沒有意義,取決于患者在家屬心目中地位,取決于患者在家庭里的重要程度,如果不積極搶救病人 ,家屬反過來告醫院醫生,說醫院醫生耽誤了搶救機會,醫生的麻煩就大了!
我們科室之前有個17歲的娃,出來打工然后和表哥進城第一天出車禍,他就高位截癱然后需要一直用呼吸機,呼吸機一撤他就要掛那種。結果肇事司機沒錢,車買的保險也很低,這娃就一直住我們科室兩年多(因為一直脫不了呼吸機),他爸就他出車禍當天來過一次,他媽一次也沒有來過,可能是怕喊他們交錢,我們科室再三承諾不找他們最開始要錢,讓他們來看下這娃,沒來過一次。后來這孩子缺鈉,全科室的多余的鈉都找給他用了,連清潔阿姨都自己掏錢給他買鹽泡水喝。每天就吃我們科室的飯(科室是自助餐那種),兩年后實在不行了(就是這孩子快死了),喊他把接他回去,覺得總要死在家里,還是打死不來,后來主任打電話去首先反復承諾絕對不收錢,才來的
我科室里面之前的26床那個叔叔,36歲得了自發性氣胸,慢性腎衰,腎形貧血,各種血小板問題,血液也有問題,一個人在醫院透析了4年半,全身都是青的,爸爸媽媽都沒了沒有老婆沒有親戚,沒有人看過他,因為一直拉出血所以一直不讓他吃東西,每天只能喝水,還只能讓外面超市阿姨帶到床邊,因為他不能下床
看完網友的這些精彩分享,手機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友好討論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