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發室早,即頻發室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常見類型,指一分鐘內室性早搏次數超過5次。它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長期精神緊張、焦慮、過度勞累、大量吸煙飲酒等引發,也可能與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質性心臟病相關。
在中醫理論中,頻發室早多歸為“心悸”“怔忡”范疇,病因復雜,主要與以下幾點相關:一是正氣虧虛,外邪侵襲、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勞欲過度等耗傷氣血陰陽,導致心失所養;二是痰飲、水氣、氣滯、瘀血、火熱等實邪擾心,使心神不寧;三是本虛標實,心氣血陰陽虛為本,痰瘀互結、脈絡不通為標,引發胸悶、氣短、乏力等癥狀。
中醫治頻發室早具有獨特優勢。通過整體辨證,針對不同證型采用個性化方案,如氣陰兩虛型用生脈飲加減,心血瘀阻型用血府逐瘀湯活血通絡。中藥可調節氣血陰陽平衡,改善心臟功能,減少早搏發作。同時,針灸、穴位刺激等外治法也能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緩解心慌。此外,中醫注重生活方式干預,通過飲食調養、情緒疏導等,幫助患者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專家推介】
陳萌 主任醫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傷寒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后備帶頭人
北京兩廣中醫醫院特邀專家
【學術任職】
燕京劉氏傷寒流派傳承工作室骨干成員,“傷寒名家學術思想的整理與繼承研究”方向負責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王慶國教授傳承工作室成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經方專業委員會理事。
【擅長領域】
臨 床擅長應用張仲景經方治各科常見病、疑難病。腫瘤的中醫保守診治與術后調理,重視腫瘤的早篩和預防、調理體質逆轉癌前病變,消散結節;應用中醫藥治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絞痛;不能或不愿支架或搭橋的冠心病;冠心病支架術后、或搭橋術后仍有胸痛等不適癥狀者;各種心律失常(頻發室早、房早、房顫、緩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相關疾病;以及慢性肝膽與胃腸疾病;內分泌失調,以及四高”等代謝綜合征;皮膚科、風濕免疫科、兒科、婦科常見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