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話一點不假。你永遠不知道哪句話會變成埋在自己腳下的雷,等哪天不小心踩上去,"砰"的一聲就把自己炸得面目全非。有些人總覺得心里憋不住話,見著個人就想掏心窩子,殊不知這世上最不值錢的就是你那張沒把門的嘴。
第一件:家里的煩心事別往外倒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家鍋底沒有灰?可偏偏有人就愛把家里那些破事兒抖落得滿大街都知道。隔壁老王家兒子不孝順,樓上張大姐老公出軌,樓下李阿姨媳婦跟婆婆天天干仗...這些破事兒說出來除了讓人看笑話,還能有啥用?
我認識個老趙,退休后沒事干就愛在小區門口跟人嘮嗑。開始大家還同情他,說他兒子不爭氣,兒媳婦太厲害。后來呢?他那些家丑成了整個小區的下酒菜,連帶著他孫子在學校都抬不起頭。最慘的是有一次他抱怨兒媳婦的話傳到了本人耳朵里,直接鬧到要離婚的地步。老趙這才傻了眼,可惜悔之晚矣。
家里的事關起門來解決,外人知道了不但幫不上忙,還可能火上澆油。你以為是在訴苦,別人可能當笑話聽;你以為是在發泄,傳到當事人耳朵里就變成了挑撥。記住,家丑不可外揚,這不是老封建,而是保護自己的智慧。
第二件:自己的收入別隨便透露
錢這東西最敏感,你說少了人家看不起你,說多了又招人惦記。老話說"財不露白",現在也一樣適用。
我有個親戚在深圳打工,過年回老家非要說自己月薪兩萬。結果呢?七大姑八大姨都來借錢,這個說要買房,那個說孩子上學,連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房表舅都來找他投資養牛。借吧,自己辛苦錢打水漂;不借吧,落個"有錢就忘本"的罵名。最后弄得年都沒過好,灰溜溜提前回了深圳。
更可怕的是現在社會治安復雜,你永遠不知道聽你炫富的人里有沒有動歪心思的。前幾年不是有個新聞,一個女的在朋友圈曬年終獎,結果被以前的同事盯上,差點遭了搶劫。記住,真正有錢的人都低調得很,只有半瓶子醋才咣當響。
第三件:對別人的看法別到處說
背后議論人是非,遲早要付出代價。你今天說張三小氣,明天說李四邋遢,這些話兜兜轉轉總會傳到當事人耳朵里。就算人家當面不發作,心里也記著你一筆賬。
我們單位以前有個"大嘴巴"劉姐,最愛點評同事。新來的小姑娘穿得時髦點,她說人家不正經;領導換個新車,她嘀咕肯定吃了回扣。后來有次她生病住院,全單位沒幾個人去看她,為啥?大家都怕跟她走太近,哪天自己就成了她嘴里的主角。
更糟的是,你永遠不知道聽你說話的人跟對方是什么關系。你覺得是在跟好朋友吐槽上司,說不定轉頭人家就把你的話原封不動匯報上去了。職場上因為管不住嘴丟工作的例子還少嗎?
為什么我們總忍不住說這些?
說白了就是三個心理在作怪:一是求關注,覺得說點勁爆的能吸引別人注意;二是圖痛快,發泄情緒一時爽;三是缺心眼,根本沒想到后果有多嚴重。
但你想過沒有,你說出去的每句話都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的。現在通訊這么發達,你上午說的話,下午可能就傳遍半個城。要是趕上有人錄音錄像,那更是鐵證如山,想賴都賴不掉。
怎么管住這張嘴?
第一,說話前先過過腦子。這話非說不可嗎?說了對我有啥好處?可能帶來什么麻煩?想清楚這三問,能省去90%的禍事。
第二,培養點別的愛好。很多人亂說話純粹是閑的,找點正事做,就沒那閑工夫扯淡了。
第三,實在憋得慌就寫日記。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寫完再撕掉,既發泄了情緒,又不會惹麻煩。
記住,真正的聰明人不是能說會道,而是懂得什么時候該閉嘴。你觀察那些有本事的人,哪個不是惜字如金?反倒是那些半瓶醋,整天咣當響。
人生已經夠艱難了,別再給自己挖坑。管好嘴不是虛偽,而是對自己負責。有些話爛在肚子里頂多難受一陣子,說出來可能后悔一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