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小時候越乖巧長大后心理問題越多嗎?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我就是,快三十了出現很多問題,青春期卻沒啥事,果然“乖”是扼殺健康的刀…
我就是那種典型的乖女孩導致現在的我很自卑很壓抑,一直都不擅長和人打交道。總是被人欺負!別人總說我淑女,大家閨秀,呵呵,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內心有多么的痛苦。 而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原生家庭。即便是這樣子了。我媽之前還說我不懂事
就是親戚家嘴里的乖乖女,沒主見,但是自我能感受到比同齡人晚熟,人家二十多懂的道理,我三十歲才懂
我從小的感受就是:其實沒什么乖孩子,小孩子小時候都有想鬧脾氣的時候,不過是從小大人想讓她好帶一些,給自己省事,就對她又打又罵,然后不乖下次繼續打罵,直到那個孩子再也不隨便鬧騰了
我是出了名的乖孩子,親戚朋友提到都贊不絕口的那種,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有什么問題,還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好孩子。直到自己生完孩子,激素作用下所有弊端突然都爆發出來,我才發現自己真的非常非常敏感,懦弱,自卑,悲觀,沒有主見。我一邊憎恨媽媽為什么要生我,一邊又習慣性地把自己所有情緒都藏起來告訴她我很好。但事實上,我好幾次好幾次站在窗邊,思考著要不要跳下去。
從小在強勢的父母面前,我的想法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有時候說出來還會被罵多嘴,漸漸的知道就算自己說出來想法,也只有被拒絕的結果,受過太多次挫折,生活里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說出自己的需求想法在是會被直接拒絕的,為了避免被拒絕所以我干脆不講。這樣的做法在我成年之前在家里過得比較平和,沒有很大的沖突和爭吵,然后我變成了所謂的"乖"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我自己開始意識到這種做法對自己情緒和表達的壓抑,但是長期的挫折和消極的心理暗示讓我很難改變,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甚至會令我感到羞愧和內疚。
從小聽得最多的就是被夸乖,現在聽得最多的就是沒有小時候乖了,但在我自己看來,我覺得我自己真的是在成長,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也在慢慢改正自己的依賴性和猶豫性人格。真的是越被說“乖”的孩紙越沒有主見,越容易妥協,越不敢反抗,我們被他們貼上“乖”的標簽,就會下意識地去維持這個別人給我們的人設,表面看起來文靜淑女,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內心的想法有多瘋狂,我也漸漸發覺其實自己可能已經存在心理問題了
我從小就被媽媽在桌子底下踢腳,觀察我爸的臉色,真的太累了,長大后會看人臉色,對我不熱情的我會想他是不是不喜歡我,但是心里也會想不喜歡就不喜歡吧,我覺得我是高敏
看完網友的這些精彩分享,手機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也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