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戰敗,60萬“皇軍”被蘇軍押往西伯利亞。剛下火車,褲子都保不住——有人在站臺上被扒得精光,抱著箱子凍得直哆嗦。可真正的折磨,才剛開始。
一進營地,蘇聯女護士拿著卷尺繞戰俘屁股轉圈,量臀圍、看肌肉、寫編號。肉多的,拉去挖礦,瘦的去掃雪。
屁股大,干重活,這是制度,不是玩笑。那些曾在中國屠村放火的兵,進了西伯利亞,統統變成了“工具人”。
蘇聯為什么要用戰俘干活?不是報復,是缺人
1945年8月9日,凌晨零點,蘇聯紅軍從四個方向發動總攻,關東軍全線崩潰。
短短幾天,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南庫頁島、千島群島陸續被解放,60多萬日軍成了俘虜。可蘇聯紅軍這邊呢,剛贏了仗,人卻用光了。
這場戰爭,蘇聯光是青壯年勞動力就損失了上千萬。工廠沒人修,鐵路沒人鋪,礦井沒人挖。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為例,戰前這里有超過83萬人在崗,到1945年,空出三分之一。
新一輪五年計劃馬上啟動,國家機器等著重啟,但最基礎的“人手”出了問題。
于是就在戰俘還沒下火車的時候,蘇聯國防委員會發布了“9898號決議”:征用50萬日本戰俘,送往全國各地勞動改建。沒人談審判,沒人談人權,只有一個核心思路——拿人填缺口。
第一批戰俘剛抵達坦波夫州坦波夫市,火車還沒停穩,站臺就圍滿了老百姓。蘇聯人太窮了,戰后太缺東西了,看到這些穿棉襖戴手表的日本兵,就像看到流動百貨商店。有人扯衣服,有人搶包,甚至有戰俘連褲衩都被扒走,只能光著身子縮成一團,裹著報紙進營地。
這不是簡單的“泄憤”,也不是對戰敗國的羞辱,而是另一場戰爭的開端——一場讓戰俘替蘇聯“重建”的體力戰爭。
他們不是囚犯,而是勞工,直接投入國家項目中。采礦、伐木、修鐵路、搭工廠,全都是真刀真槍的活兒。蘇聯不管你愿不愿意,甚至不管你認不認識漢字,只要身體結實,就被按下勞改派遣單。
不過,怎么分工?怎么知道你能干啥?這事兒還真講科學。
屁股大的干礦山,瘦弱的掃雪:蘇聯戰俘營怎么分配勞力?
剛到營地,第一件事不是吃飯,不是登記身份,而是體檢。你沒看錯,蘇聯人要給你全身上下“量尺寸”——胸圍、臀圍、肩寬、骨骼比例,統統要測。一群戰俘站成排,一個女護士拿著卷尺繞來繞去,像是在屠宰場挑豬。
為什么看屁股?因為這里用的是“臀圍評估勞動等級”的體系。臀肌厚的人,多為大骨架,能搬動重物。蘇聯人需要高效勞動力,屁股大,就是“一級勞工”,直接送去礦井干最累的活。
山本太郎就是那批“一級”。他被派往西伯利亞的一個煤礦營地,每天干12小時,任務是“抬煤石”。空氣零下三十度,他穿著繳來的夏季軍裝,鞋底破洞,襪子濕透,褲腿結霜。
吃飯只有兩樣:200克黑麥面包和一碗白菜葉湯。他說那面包硬得能砸核桃,但也得含淚咬下去,因為不吃就倒。每天都有人倒,有人暈過去了不扶,人手不夠,直接讓旁邊那人多干一份。
1946年初,蘇聯戰俘管理局統計,平均每個戰俘勞動時間為每天11小時,死亡率超過10%。
一旦有人死了,抬出去,扔在營地后面的“凍尸溝”。凍土挖不動,有時候尸體直接當臨時板凳,被坐上一天。
這時的戰俘早就明白了,這不是關押,這是“壓榨到最后一滴汗”。不是你做得好不好,而是你還能不能動。能動的,就得干,干不動了,就等著下一個替補。
在戰俘眼中,營地不是懲罰,是流動的工地。從煤礦調去伐木場,再從伐木場調去鐵路工地,哪里缺人,就拉去哪。沒人問你想不想回家,也沒人問你當年犯了什么罪,因為“屁股厚”,你就得拼命干活。
問題是,誰能撐到頭?又有誰能離開這片雪原?
戰俘有出路嗎?誰能回國,誰必須留下?
1946年底,蘇聯開始小范圍遣返戰俘。但這事并不簡單。首先能回去的,必須身體快廢了,蘇聯已經“用不動”的那批人。其次,你不能有案底。
“案底”是指啥?關東軍軍官、憲兵隊、情報科、曾駐扎中國、實施屠殺者,全列入‘戰犯組’名單,不許遣返。蘇聯通過繳獲檔案、審訊口供、營地互查,分類出一萬多人“暫不釋放”。
其中,很多是被轉入“戰犯勞改營”,繼續做工,期限長則終身,短則十年。這不是審判,而是“系統懲罰”——你在中國燒了村,殺了人,到了蘇聯,就別想走。
山本太郎當時因肺病嚴重、右眼視力模糊、體重減半,被認定為“廢勞”,在1949年冬天加入最后一批“遣返人員”。
他們從西伯利亞被運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登上海船,抵達日本新瀉港。這一批人,幾乎個個是皮包骨、牙齒松動、神志混亂。
據官方數據,整個戰俘周期,蘇聯共遣返48.1萬人,死亡人數超過5萬,其余1萬多人因罪行留蘇繼續服刑。
回國后,這些人大多沉默。山本太郎在自傳中只提過一句:“在西伯利亞,我不是兵,我是煤。”他說每一噸煤里,都混著骨頭味,那是別人,也是他。
這段歷史,曾被部分日本人稱作“戰后創傷”,可在中國人眼中,那不過是公平的清算。他們在中國土地上種下了鮮血,后來在西伯利亞被抽干最后一滴汗。
戰俘不是故事的主角,他們只是那場戰爭的灰燼。“肉多者干重活”,這句聽起來荒唐的“勞工邏輯”,其實是對一段暴行的最直接回應。
參考資料
前蘇聯解密檔案對 “日本戰俘” 問題的新詮釋.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6 年 04 期
1945—1950 年蘇聯對日本戰俘的勞動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蘇聯衛國戰爭史.2015 年 04 期
西伯利亞日本戰俘.百科
蘇聯對日宣戰.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