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蔚來最近整了一個非常離譜的大活兒。
為了慶祝他們高速公路換電站達成1000座,開著樂道L60來了個公路挑戰, 換人換電不換車 ,連續開了10000公里,穿越19個省,81個市,耗時98小時。
但凡你開過長途,你都能明白這個數據背后的可怕,看到就覺得腰酸腿痛。
這個強度,這個力度,這個長度,這個路線的曲折度,折合下來平均超過了100公里每小時,這么說吧,就是正兒八經營運的出租車都不敢這么跑,畢竟車這個東西如果出問題是不會受到人類的語言激勵的。
餅頂多畫給社畜,但車如果不行真給你扔到半路。
而且這個一次性10000公里,就算是車受得了,車主的老腰也受不了。
人類還是有局限的。
蔚來能完成這個挑戰,已經完全證明了自身產品質量的過硬。
你別的都可以不信,但你得信物理,得信一萬千米。
但凡質量不夠猛,都經受不住10000公里+十幾個省高速路實地的折騰,更何況還是98小時完成的,這都不是家用綽綽有余了,就是商用都沒這么往死里用的,三體人來打地球,都沒這么激進過。
除了連續10000公里行駛之外,更離奇的是,不充電,而是用【換電】來完成了,再考慮到算下來平均時速是超過100公里的,可以直接理解為中間換電基本沒占用多少時間,這才能98小時跑下來。
而如果是充電,就按照400km左右(電車實況能跑到這個不錯了)充一次,也得充個20多次,每次就算半小時(已經是快充了),也要十多個小時占了,半天就沒了。
換電的效率優勢確實離奇。
你看這個路線圖。
這不是測試場景,不是封閉路況,不是折返跑,不是凈挑大城市跑,你自己長途開車,不管是自駕游還是回老家,都不太可能達到這個長度、強度和難度,你要是能達到,只能說飛機和高鐵還是挺方便的,不要這樣折騰自己的腰。
這個成績是干到幾乎不能再干的實用場景下得到的,如果蔚來想玩一點小把戲,里面多加點折返跑,位置只選東南沿海,那速度還可以更快,但他們知道你跑不到這種情況,所以要尊重物理定律,給你真實的成績。
關鍵是,這次是橫跨了十幾個省跑出的成績,這代表著飽受爭議的蔚來換電體系,其覆蓋已經足夠廣,達到了一個關鍵的效率節點。
不要小看這一點,59分和61分只差2分,天壤之別。
99分和100分只差1分,天塹之隔。
換電這套體系,在沒有足夠規模可以讓車主任意選擇之前,面對的所有批評都是正確的,但一旦跨越了這個節點,體驗就是飛一樣的變化。
目前高速覆蓋1000座換電站,全國超3400座換電站覆蓋超過1000個區縣,合計充換電設施超過8000座。
而蔚來用98小時連開10000公里跨越十幾個省的現實告訴你,這個臨界點已經來了。
并且這個數據的含金量和威力,比你想的還要強,還要高。
這98小時10000公里得以達成的背后,是蔚來第1000個高速公路換電站帶來的補能體驗的質的提升,是整個換電補能網絡體系的威力體現,是別的電車短時間無論如何追不上的,這里面是巨大的投入,是巨大的護城河。
這個成績這么說吧,蔚來樂道用戶的補能焦慮,直接被蒸發了。
這個難度再說一遍,就不玩兒限定條件,直接復刻,就跨十幾個省在路上跑,不服的新能源車可以直接也同樣條件試一試就行了。
還是那句話,這數字的含金量,但凡你開過長途,你都懂。
地圖,不會慣著任何一輛車。
2
長久以來,很多人對換電的理解大概就是小時候四驅車扣電池,甚至覺得隨著快充的發展,換電模式很落后,屬于對燃油體系的低劣模仿。
這其實是一個認知局限,換電這東西跟充電不是對立關系,而是一個補充關系。
換電最大的魅力甚至不只是快,而是【確定性】,是關鍵時刻可以為你兜底,當你被世界毒打足夠多的時候,你就會理解【兜底】和【確定性】的重要性。
這根本不是誰速度快的問題,而是關鍵時刻有還是沒有的問題。
為什么油車大家沒有焦慮?
不是因為油車續航比電車長,甚至不是油車加油要比充電快,本質是補油這件事情,提供了大量的確定性。
什么叫確定性?
就是加油站足夠多足夠廣,你隨時找得到,以及你到了之后立馬就可以完成補能,立刻就能走,且前面也不會有人停在那里占著位置,因為加油站的店員會讓他們抓緊走不然就要對他們促銷了。
而充電這時候就面對了2個客觀問題從而導致在確定性上還有提升空間。
第一個客觀問題是,所謂的快充,真的跟你有關嗎?
賽博朋克2077能跑在BB機上嗎?
F1賽車能在鄉間土路的泥濘上安全開到高速嗎?
充電快不快,速度受限于充電樁的功率,充電協議,以及你的車的型號和技術上限,所謂的充XX時間可以跑XX公里,那都是專用樁+專有協議+特定車型+特定配置才能達到的理論值,這等于是各種限定條件,我還是我們小區我們這幢樓的特定樓層的王者榮耀第一廉頗呢。
而現實中,很多時候沒有這些條件,跑不到這個效率,有時候是充電樁的問題,有時候是車的問題,有時候是電壓問題,但跑不到就是跑不到,這是客觀問題。
第二個客觀問題更難受。
就算你找到了一個地方,你的車也是對的型號,這個充電樁也是對的型號,你覺得你可以享受到快充的紅利嗎?
別急,限制你充電速度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充電速度,而是這個充電車位上前一個車主的個人素質。
我沒給你開玩笑,我就遇到過不止一次這種情況,有充電樁,但沒有位置,更看不到車上的人的素質。
他一插上電,立馬跑到別的地方吃飯或者娛樂去了,這時候哪怕他的車充滿了他人就是不在你能咋辦?
你能把他車推走讓你的車開始充么?
少俠,好掌法。
但破壞貴重物品寫在刑法。
3
這時候,真正高效的方式,確實是換電。
為啥?
因為換電是全自動的,車是沒法賴在換電站里不走的,別人從物理上就沒法把位置占住。
這才是確定性的根源。
而這種確定性的重要性是被嚴重低估的。
很多人覺得時間多一會兒少一會兒沒多大事兒。
不,很多時候,很多場合,多一會兒少一會兒,是有和沒有,做到和沒做到的關系,而且越關鍵的場合,確定性越重要。
當你肚子疼的時候,你最需要的是立馬解決問題,而不是憋著,這時候你才真的理解什么叫一刻也不能等。
好,我們不說極端情況,我們說現實情況。
在很多分秒必爭的場景中,換電就是答案。
沒開玩笑,如果你送過外賣,你就知道騎手們的電瓶車都得要換電模式,不然真做不了,沒空給你充電,你有那充電的時間,高峰期就要少接很多單,這一天就要少賺很多錢,甚至如果不幸有遲到,直接白干。
如果你搞過無人機拍攝,或者一些全景云臺,都得要換電,因為最好的畫面出來時,沒有時間給你慢慢充電,這時候你錯過了一些關鍵畫面,直接浪費一天的時間。
當你逢年過節走高速回家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要么加油,要么換電,因為充電站全是車,因為充上電的人不一定滿了就走,甚至你會發現大量能加油的增程車也在虎視眈眈,這時候,換電為你提供的保障就是堵在高速還是已經跟家人團聚。
再說一遍,很多人以為充電和換電是慢和快的關系,不是的,是有和沒有的關系,是0和1的關系。
在極端場景中,只有換電可以給你兜底。
而且更重要的一個熱知識,換電不耽誤你充電,換電車也是可以充電的。
就很多人覺得好像換電車不能充電一樣,不啊,他們根本不沖突啊。
你換電不影響你充電,蔚來還有4600多座充電站呢,不妨礙你充電,而且別的公用充電樁第三方充電樁蔚來也支持的,你愛充就充,你愛換就換。
你家里有充電樁你好幾年也用不到換電也不影響你正常開車。
你就當充電車用也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多了一個更多的選擇,生活穩定的重點就是要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容錯。
Why not?
4
除了上面說的耐用性,效率,確定性之外,蔚來換電模式還有更底層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消費者利益。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年科技在進步,但手里的手機好像是越來越不耐用了?明明就是日常使用就開始卡了?
告訴你,這一切是從電池集成化開始的。
我讀書的時候手機是可以換電池的,而現在的手機基本不給你這個機會。
說法是快充可以解決一切,但底色是為了加速報廢。
不信?
你把你用了3年以上的老手機去換個新電池試試,會發現好像立刻猶如回到過去一樣流暢,類似的視頻網絡上也有很多人分享。
很多你以為是配置不行的手機,其實配置沒有落伍,只是電池頂不住了。
如果你換個新電池,就會好很多,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經默認手機和電池是一體的了,會直接換手機。
這里面,得利的是誰?
反正不是消費者。
而新能源車也是如此,當你把電池作為車的一體的時候,會有兩個很現實的問題,一個是維修成本,另一個是電池老化。
而蔚來換電模式cover了這兩個問題,尤其是電池老化問題。
很多人嘲諷換電模式是把自己的新電池換成了舊電池。
錯了,準確地說,這是換成了經過蔚來嚴格檢測過的高健康度的電池。
當你覺得你自己電池特別新的時候,你肯定討厭換電。
但當你自己電池用了幾年之后,你比誰都想換個電。
別忘了,換電和充電不沖突啊,你完全可以不換電,就這個電池用到你覺得不太行的時候,去換一塊兒更高健康度的就好了。
蔚來只是多提供了一個選擇。
而選擇權,在你,在你,在你。
別的產品,你想選也沒得選。
5
除了上面以外,還有一個更深入的思考。
我們這些年,不管是高鐵還是光伏還是新能源車,歸根究底是能源賽道的轉換,讓大家都用電。
這一切的底色是能源性質的可控,畢竟化石能源的供給始終存在不確定性。
而太陽能是非常確定的,唯一的問題就是一天時間有限,到點就沒了只能等第二天。
所以要大力發展電池,儲能,光伏,目的是要【固化】太陽能。
這時候,固化太陽能最重要的就是電池,以及讓這些電池流動起來,產生效益起碼自己養自己。
甚至從這個角度,都可以理解為這東西不是一個換電站。
而是一個本就在固化能源的設施,只是順道幫你換個電。
這,才是蔚來一切規劃的野心,不局限于車,而是成為能源運轉的一環。
這時候回頭再看蔚來的策略,歸根究底是能源邏輯,換電是能源邏輯下同時滿足了戰略以及消費者真實需求的思考。
這個模式唯一的問題就是投入太多,時間太長,在達成某個量級產生體驗質變前,會被嘲笑。
而現在,蔚來用一次10000公里,宣告這個奇點正在到來。
98小時10000公里,并不是一個玩笑,而是奇點的呼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