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實驗學校五年級(127)班,后排角落一張特意搬來的課桌旁,學校黨委書記單良正認真地做著筆記——這張課桌,便是她在學校有名的“流動辦公桌”。從當學校負責人起的7年來,這張桌子的位置不是固定于辦公室,而是悄然“流動”于教室和教研室,未曾中斷。
說起“流動辦公桌”的由來,單良告訴記者,課堂是教育理念落地的“末梢神經”,只有身在一線,管理者才能看清真實的師生互動狀態、教學方法的實際效果和學生的真實狀況,才能找出真正的問題,打破堵點。
為此,無論是在郴州市第十九中學擔任黨總支書記,還是在北湖區實驗學校擔任黨委書記,她都打破傳統辦公模式,帶領全校行政干部將“辦公桌”搬到教室、教研室,采取不打招呼、隨機聽課的方式,實地觀察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表現情況。
也正是在“流動辦公桌”旁,單良發現了師生在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申請了1個國家級課題、4個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還參與了3個國家級或省市級課題。“我很愛搞研究,現在還讀著博士。”單良說。
2020年3月的一天,在課后時間,單良發現教室里一個孩子表現異常,神情很失落。她悄悄地詢問孩子情況,才知道孩子的父母離婚了。這讓她敏銳地察覺到,目前學校單親孩子不少,這個群體的教育值得高度重視。
因此,她申請主持課題“城鄉接合部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研究”。單良告訴記者,城鄉接合部有其特殊性,家庭教育狀況也更顯復雜,這個課題也是為了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模式,豐富家庭教育指導理論。“在課題中,我們專門探討了單親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單良說。
2022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改革正式實施,促使教育工作者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在課堂一線,單良發現,不少教師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轉變。為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單良主持了研究課題“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初中古詩文閱讀教學的行動研究”,聚焦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新教材的變化,對新課標提出的“學習任務群”的理念進行實踐上的探索,為一線教師進行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古詩文閱讀教學提供建議、范例和指引。
去年9月,在聽了八年級一個班一堂《桃花源記》之后,她捕捉到這堂課還存在不少問題:思政元素挖掘不深、教學方式略顯單一、師生互動尚有空間。
由此,單良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作為核心課題,她帶領課題組成員深入開展了“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語文課程思政的有效實施”等課題研究,一年來,編寫了30個精品初中語文課程思政主題的古詩詞教學設計,撰寫了多篇論文。
“未來,我將把這種‘一線工作法’繼續堅持下去。”單良說,“只有離學生最近的地方,才能發現真問題。”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15日 第02版
作者:本報記者 陽錫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