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有效的學習方法最大程度提升自己的分數,是比考上清華北大更實際的目標。
來自成都二中的熊婕妤、鄒昊熹兩位同學,高一進校預估分數在570、580左右,但通過三年的努力,高考都取得了610+的好成績。
高考放榜季,兩位同學受邀來到我們的直播間分享了自己“無痛漲分”的學習方法。團長根據他們的分享,整理了超多干貨!
各科提分技巧,都在這兒了!
對于不少選擇歷史方向的同學來說,數學是門難啃的學科。
高三上期,熊婕妤的數學考試都在90分左右,勉強算一個不拖后腿的成績。但到了下學期,她的數學掉到了90分以下,震驚之余,她選擇向老師尋求幫助。
老師給她的建議是:每天多練三道題。
這三道題可以是你薄弱的板塊,也可以是你平時較少練習的板塊。比如針對排列組合、函數、立體幾何等薄弱部分,每天挑選兩道選擇題和一道大題進行組合練習。
通過這個方法,她的數學成績有了顯著提升,每次模擬考都有十分以上的進步。高考數學,更是考出了整個高中三年最好的一次。
“做題,但不刷題”,也是鄒昊熹的提分秘籍。
高一期末考試,他數學考了58分。通過做題、和同學老師一起討論題目、總結某一類題型的解法,他逐漸熟悉了很多常見的題。分數逐步上漲的同時,答題速度也得到了提升。
但要注意的是,題海戰術在高中數學有必要但不完全適用,只做題不總結錯題和思路,大量的練習就會失去價值。因此,整理錯題集有必要,也很重要。
他也鼓勵對數學有些“怵”的同學們,高考數學有很多基礎題,這些分數就是大多數人通過日常的努力可以拿下的,不一定要有多么厲害的數學天賦。
相較于物理方向的同學,大部分歷史方向同學的數學基礎薄弱一點,學起來會覺得有點吃力。
但一定不要懼怕它,從基礎開始鞏固,慢慢總結,只要能上100分,就會讓你的總成績很有競爭力。
語文的學習并非一蹴而就,短期突擊難以見效,關鍵在于掌握內在邏輯和閱讀題方法。
首先,語文幾乎是所有人從小就接觸的科目,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對文言文、古詩詞有濃厚的興趣。
這種情況下,大家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小說或文學作品入手。這些書籍可能不會直接提高成績,但能側面提升對文字的興趣。比如有人喜歡做卷子中的小說或散文閱讀題,通過這種方式慢慢培養對語文的好感。
書籍推薦
BOOK SHARING
熊婕妤/鄒昊熹
史鐵生 《我與地壇》
余秋雨《文化苦旅》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
塔拉·韋斯特弗《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
其次,要重視基礎與方法,認真學習篩選信息、審題的技巧。
可以嘗試將語文卷子分為語言運用和古詩詞鑒賞、文言文和現代文閱讀、習作三個部分,每天做其中一個部分,及時訂正并積累知識點。
在文言文學習中,可記錄偏僻字詞;習作方面,多看看范文,學習其框架和用詞。
在語文學習遇到瓶頸時,要學會借助老師力量。
拿著卷子請老師分析問題所在,老師會提供相應的板塊訓練和方法指導。高中語文不像初中那樣依賴模板,更重要的是聯系文本運用模板,老師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這一技巧。
想要英語學得好,考得好,背單詞一定是基礎。
高考3500詞是基礎,雖然不一定要求大家全部背會,但常見詞和常考詞一定要熟悉。也可以通過閱讀來熟悉單詞,在閱讀中遇到生詞,多查多記,慢慢積累。
其次,則要重視英語閱讀的練習。
在考試中,英語閱讀篇幅長、占比大,閱讀能力可以說是拿分的關鍵,日常的練習中要多讀能提高語感和理解能力。
對于讀后續寫這種新題型,要先讀懂文章,再進行寫作。在作文這一個大板塊,可以積累一些常見的素材,比如說主題句,或是外貌描寫的句子,或者是一些萬能的環境描寫。
如果不擅長直接背誦單詞,多練題依舊是個好方法。從題中獲取生單詞,通過查詞典等方式積累。當然,不一定當下立即背誦下來,可以利用課間等碎片時間翻看,一兩天的時間背誦一頁新單詞也是不錯的節奏,
兩位同學都強調,英語是一門很強調基礎的學科,基礎語法知識一定要學習透徹。這樣,所有的“提分技巧”才會更好地發揮作用。
在日常的生活中,看美劇、聽英文歌,這些都能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聽起來有些“玄乎”的英語語感。
政史地知識體系繁雜,梳理知識框架和體系至關重要。
歷史雖然需要背誦很多內容,歷史知識薄弱的同學,可以通過梳理教材掌握主干知識。
比如明確每個朝代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突出特點,借助思維導圖或知識框架熟悉整體知識,掌握整體框架的重點知識后,再進行細節的梳理。
另一方面,多做歷史選擇題,能發現常見的歷史試題錯誤選項特征,從而提升成績。
教材已劃分好七個板塊,梳理板塊尤為重要。
哲學板塊要背熟原理;經濟、國際政治和經濟板塊可通過做題積累詞匯;政治與法治、法律板塊則要鍛煉分析材料的能力,從大白話一般的材料中,找到每一句話對應的教材知識。
和歷史一樣,政治學科也要多練選擇題,多練習、多積累,總能找到一些規律。
地理的知識點很多很雜,而且高二后的自然地理理解難度也在加大,對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綜合能力要求高。
另一方面,地理不像數學,多練就有顯著提升;也不像政治,背到了考點分就能上去,成績波動或者停滯不前都很正常。要花時間去訓練思維,學習分析方法才能看見成績進步。
因此,同學們面對這門學科要更有耐心。
學習上遇到難題要及時找老師提問,老師不僅會講題,還會延伸相關現象。
平時做作業或自己練習主觀題的時候,檢查時除了抄寫正確答案,更要思考答案形成的過程,讓知識鏈條形成整體閉環,才能更好地解答題目。
另外,所有科目都要保持良好的書寫,不用很好看像練書法的一樣,但一定要字跡整齊清晰,讓閱卷老師找得到答案的給分點。
在高中階段,成績有波動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兩位同學建議,無論是家長還是同學都要平常心看待,不要過度焦慮。
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中如何保持專注度,兩位同學也給出了自己的方法。
在鄒昊熹的觀察中,高中課堂走神睡覺都是大家的共同特征。這不是什么大問題,但要學會及時調整。
如果覺得自己的課堂狀態很差,可以向老師反饋,請老師上課時多關注下自己的聽課狀態,多多提醒。
在自習課時如果覺得自己難以集中注意力,鄒昊熹建議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在教室后排或者座位上站著自習一會兒。
或是放一個計時器在桌上,作業堅持定時訓練,每一個學習任務都像考試一樣給自己定時。比如練16道政治選擇題,時間卡在20分鐘以內。
這些方法都可以讓自己的精神更集中。
“千萬不要害怕尷尬或丟人。”鄒昊熹說道,畢竟,老師和你都希望成績能有進步。
熊婕妤的辦法是,察覺到自己不太專注的時候,就主動坐到講臺旁的空位,強迫自己在老師的“眼皮”下更認真地聽課。
在高三階段,她每天會各做一套政治、歷史、地理的選擇題;語文英語各做三分之一的試卷,三天做完一套。在她看來,這樣的節奏并不是特別的辛苦,但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她也建議同學們,如果真的學得很辛苦,狀態已經很不好了,不妨放下手上的所有事情去睡一覺,去好好休息一下,或者是大哭一場,都可以讓自己的緊繃的精神狀態得到放松后,再投入到學習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