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原詩/寫作背景/注釋及大意
原詩
《蝦蟆碚》
蘇軾(宋)
蟆背似覆盂,蟆頤如偃月。
謂是月中蟆,開口吐月液。
根源來甚遠,百尺蒼崖裂。
當時龍破山,此水隨龍出。
入江江水濁,猶作深碧色。
稟受苦潔清,獨與凡水隔。
豈惟煮茶好,釀酒應無敵。
蘇軾(1037-1101)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冬,自眉州赴京師途中。蘇軾時年23歲。
蘇軾高中進士后,在歐陽修的力推下,名動京城。每有新作,立刻傳唱開來,一時風光無兩。然此時,母親突發病逝,遂與父蘇洵、弟轍回鄉奔喪。守喪期滿后,三人離眉州,赴京師。在行至長江三峽西陵峽石鼻山下時,看到“扇子峽石中突,而泄水獨清冷。石狀如圭頭,俗謂蝦蟆石”(《峽州志》)遂作本詩。
詩題中的“碚”,音bèi,地名用字,如重慶北碚、宜昌蝦蟆碚。有版本寫作“背”。
鳳來朝(白牡丹 “國際美味獎”蕞高評級)
唐宋以降文人墨客對蝦蟆石多有記述。黃庭堅《黔南道中行記》:“日中乃至蝦蟆碚。從舟中望之,頤頷口吻,甚類蝦蟆也。予從元明尋泉源入洞中,石氣清寒,流泉激激,泉中出石,腰骨若虬龍糾結之狀。洞中有崩石,平闊可容數人宴坐也。水流循蝦蟆背垂鼻口間,乃入江耳。”
蝦蟆碚石泉在唐朝時便已成名。唐張又新《煎茶水記》“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云蝦蟆口水,第四”。此后,蝦蟆碚泉水以“天下第四泉”聞世。
鳳來朝 裸餅實拍
注釋及大意
1、蟆背似覆盂,蟆頤如偃月。
蟆:本意為蛤蟆,此處指蝦蟆石。盂:盛裝飲食或液體的圓口器皿。頤:本意為下巴。偃月:橫臥的半弦月,通稱半月形(狀)。
本句大意:扇子山峽石中突,狀如蛤蟆,其蟆背似倒扣的盆盂;其頜部如橫臥的半弦明月。
2、謂是月中蟆,開口吐月液。
本句大意:傳說這就是月亮里的那只玉蟾,而石中激激而出的泉水,正像是玉蟾張開嘴巴吐出仙露!
鳳來朝 茶湯實拍
3、根源來甚遠,百尺蒼崖裂。
根源:此處指泉水的源頭。蒼:青黑色。
本句大意:細尋這甘泉的源頭,當是來自遙遠的百丈之高青黑山崖的裂口。
4、當時龍破山,此水隨龍出。
當時:當初,指傳說之時。
本句大意:當初定是巨龍撞裂了這百丈高山,這股清泉才自山腹中奔涌而泄。
5、入江江水濁,猶作深碧色。
本句大意:泉水激蕩而出,匯入渾濁的江中,卻仍能清晰地辨識其青綠色的水流。
鳳來朝(300克/餅 5餅/提 20餅/箱)
6、稟受苦潔清,獨與凡水隔。
稟受:來自先天賦予的體性或氣質。苦:此處表程度之深,相當于極、甚。
本句大意:這仙泉之水天生就極為潔凈清澈,與普通流水自有云泥之別。
7、豈惟煮茶好,釀酒應無敵。
豈惟煮茶好:此蝦蟆碚泉水在唐朝即以宜茶“天下第四泉”聞名。
本句大意:用它煮茶固然絕妙,就是用來釀酒,也必定天下無雙吧!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生活精彩,有夢成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