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又有兩家A股上市公司因信披違規遭遇“黑天鵝”突襲。7月11日,元道通信(301139)與交大昂立(600530)雙雙公告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引發市場震動。其中元道通信因涉嫌年報財務數據虛假記載被立案,交大昂立則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調查。監管利劍出鞘,兩家公司股價應聲大跌,投資者損失慘重。
立案風暴席卷,強制退市利劍高懸
投資快報記者留意到,元道通信此次被立案,核心問題是“涉嫌年報等信息披露文件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根據該公司公告,若后續證監會行政處罰認定的事實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5年修訂)》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這一表述直接將退市風險擺上臺面,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
7月14日開盤,市場反應強烈,元道通信開盤即封死20cm跌停,股價大跌20%,投資者出逃無門。而交大昂立同樣未能幸免,開盤即跌停,報8.56元/股,跌幅達9.99%。盡管該股在7月7日至11日當周曾錄得9.56%的漲幅,主力資金凈流入8462.88萬元,但立案公告一出,短期漲幅瞬間化為烏有。
值得關注的是,交大昂立已是第二次遭遇監管立案。早在2023年11月,該公司就因未按規定及時披露相關報告收到過證監會處罰決定。此次再度涉嫌違規,顯示公司治理痼疾未除。據公司內部調查,2016年至2018年期間存在多筆總額超過1600萬元的保險費支出,但對應保單合同“離奇消失”,資金流向存疑,涉嫌違規退保至個人賬戶。
業績變臉,轉型難掩經營困局
被立案的兩家公司,基本面同樣不容樂觀。元道通信2024年業績遭遇“雙降”:營業收入12.82億元,同比下降27.93%;凈利潤4235.57萬元,同比下降38.86%。公司將下滑歸因于主動優化業務結構、運營商投資調整、新興業務投入期及政府補助減少等因素。
盡管元道通信在年報中描繪了宏大轉型藍圖——深耕通信網絡維護,拓展光伏儲能和算力業務,參與克拉瑪依智算中心、西寧智算園區等“東數西算”項目,但投資者并不買賬。在5月23日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直言公司上市后“業績一年不如一年”。雖然公司提出未來三年通過“三大戰略”轉型規劃,但立案事件讓轉型前景蒙上濃重陰影。
交大昂立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業績圖景。2024年保健品板塊收入同比增長16.75%,毛利率增長26.80%,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大增93.14%。但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營收入7341.22萬元,同比下降2.83%;歸母凈利潤虧損688.47萬元,同比下滑107.41%。更令人擔憂的是,公司負債率達49.49%,財務健康亮起紅燈。
交大昂立的市盈率指標同樣異常。截至7月9日,其滾動市盈率高達265.45倍,遠超食品飲料行業41.22倍的平均水平,估值泡沫風險顯著。當信息披露真實性存疑時,過高的估值反而成為股價下跌的加速器。
索賠通道開啟,投資者如何自救
隨著立案落地,投資者維權窗口已然開啟。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據證券法及司法解釋,受損投資者可依法起訴索賠,范圍包括投資差額、傭金、印花稅等損失。
元道通信的索賠條件暫定為:在2025年7月11日之前買入股票,且在當日閉市時仍持有而產生虧損的投資者。
交大昂立則涉及兩類情形:一是2017年4月22日至2023年4月26日期間買入,且在2023年4月27日后賣出或仍持有虧損者;二是2025年7月11日前買入,且在7月12日后賣出或仍持有虧損者。
考慮到法律訴訟時效為三年,投資者需及時主張權利,避免因時效屆滿而喪失勝訴權。維權流程需準備證券營業部蓋章的對賬單(首次買入至今)及賬戶查詢確認單等材料。
截至14日午盤,元道通信仍深陷跌停泥潭,交大昂立跌幅亦達8.62%。對投資者而言,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是彌補損失的正途。符合條件的股民,可關注“投資快報”公眾號,通過底部菜單欄“股民索賠”入口提交信息,及時加入維權隊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