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官方宣布,在上市15個月這一時間節點上,品牌交付已超過30萬臺。
這個速度放在新勢力當中確實很快,數量也足夠大,但是在小米汽車入市的這段時間當中,其也是爭議最多的一個造車品牌。
針對這個問題,有很多人表達了一個觀點,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小米的用戶,其認為小米汽車之所以會爭議不斷,最大的問題不在于車,而在于車主群體。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買了小米汽車?這類人群又有什么特點?
#什么人在排隊看車、試駕?#
近兩周的時間小米的門店可謂熱鬧至極,畢竟剛剛做完發布會,新車YU7的熱度放在當下算是頂流,去年SU7上市的熱門景象再次出現在小米的門店之中。
盡管小米的發布會當中還發布了一些其他的智能產品,但是據實際觀察,車的熱度明顯高于其他產品,那么什么人在看車?他們看車的目的是什么?對這臺車又怎么看?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也在一家位于商業中心的小米門店對排隊看車試駕的人進行了簡短的采訪。
“我們就是周末看看,還都是上大學的學生,對這個車比較感興趣,網上說的那么火,今天也來湊一湊熱鬧。”
“現在也就是這個車算是好車吧,基本上聽不到別的車的信息了,這個配置又這么高,正好周末過來看看這個車是什么樣。”
“家里有買車的打算,正好家里小孩平時刷抖音老看見這個,認準這個車了,非說這個車才是最好的,別的車都不看,他們那個年齡層的小孩現在好像對這個車特別感興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過來看看。”
“我其實是想要買的,之前的SU7感覺不是很適合家庭,一直在等SUV,現在出了之后過來看一下,對于車來說其實還是有想購買的欲望的,但是現在訂單排的時間太久了,最終可能會選擇別的車,剛需用車等不起了。”
與此同時,以上受訪群體均表示了一個觀點,也就是最終購買這件事情其實還沒有考慮好,甚至有些人是走到門店之后才臨時起意,其實想想也是,現在YU7的訂單都排到了一年之后,真正下單的用戶基本上已經交了定金。
而且考慮到小米兩款車的售價,似乎和門店看車的人有著較大的偏差,比如大學生群體基本上沒有能力為一款20-30萬元的新能源車去買單,湊熱鬧的人群也是把看車當成逛街的一個環節,只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是針對購車需求去體驗。
那么最終真實購車的人群又有什么特征?我們從一些車主群以及社交媒體當中總結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人群特征。
#什么人才會真正掏腰包?#
如果按照大致的分類,購買小米汽車的人群基本上能分為四大類。
先看占比最大的一類人群,這類人群其實和其他品牌的用戶群沒什么差異,之所以選擇小米汽車都是看重這臺車的性價比,盡管小米的售價并不便宜,但是結合其配置、性能,其實還是要比一些競品更實惠一些。
而且根據這些車主的反饋來說,小米不管是SU7還是YU7相對于市面上一些同級車型來說,在滿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其都算是比較個性化的一款車,比如SU7的轎跑設計、YU7的造型等等,這些會成為這類人群購車的一個重要參考。
其次,其受眾是一些錢包相當鼓的人群。從一些社交平臺上面,以及車友群當中的信息反饋可以看到,一些購買小米汽車的人群家中還有多款車輛,可能是同級別、同類型的新能源車,也可能是普通人難以觸及的豪車。
比如此次YU7訂單TOP3的城市分別是上海、杭州、北京,這些城市有一個共同特征,要么是互聯網普及的城市,要么是高收入水平城市,消費者對中高端車型的接受度高,消費能力強。
所以這類人群購買小米汽車其實就像購買手機一樣簡單,就是在第一時間下單、第一時間體驗,這其中包括此前SU7 Ultra的用戶,要知道這些動輒大幾十萬的產品,就算其和百萬級、千萬級超跑對比之后擁有很高的性價比,但也不是普通用戶能夠輕易消費得起的產品。
再有,是年輕的女性群體,按照雷軍官方給出的數據,就YU7一款車來說,女性消費者占比達到了30%,這其中網紅的占比不算少數,這類人群有一個特征,對于購車來說,參考點可能比較單一,也就是買車看顏值。
像什么800V平臺,前后雙電機這些都跟我沒什么關系,只要車好看就行了,以至于現在一些男生送給女生的車,都將小米作為了首選,“不送你SU7,就是不愛你。”這樣的論調也被當作了調侃的語句。
最后一類,這可能是讓小米汽車爭議不斷的關鍵人群,也就是買車“全力倚父”的鬼火少年。
給購車人群一個這樣的定義,肯定會有很多車主站出來鳴不平,確實這樣一竿子會達到很多人,但是不排除這其中有一部分人群具備這樣的特點,比如經常開快車、只要邊上停上一臺車,就要跟人家比一下彈射起步。
而且按照一些車主的反饋,在車友群當中,這類人群也是自帶蜜汁自信,全天下他最懂,全天下他的車最快,這類人主要集中在家中父母出資購車,自身年齡層與認知又處在一個尚未接受全部信息的階段,導致盲目自信,在網絡上被爆出出現各種事故的基本上都是這一類群體。
#完了,就壞在這群人身上!#
在簡單梳理了小米的受眾之后,我們再結合最初的問題來看,我們會發現,前面提到的的最后一類人群成為了大眾直接賦予小米用戶的標簽,不能說很絕對,但是占到了相當大的一部分,那么這樣一個標簽,在很多人的心中其實是有一定負面意義。
但是,這樣一個標簽并不是在小米進入市場之后憑空出現的,像之前一些車型的受眾也被打上了這樣的名號,比如秒天秒地的思域(參數丨圖片)、國產車里面的影豹等等。
其實每個品牌都有不同的受眾,也會逐漸形成不同的標簽,比如目前市場當中一些新勢力車企,提到蔚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精致主義,比如和中產這個群體相掛鉤,生活美學從“補能不排隊”開始;
理想已經是妥妥的家用王者,不管是廠家的宣傳片,還是廣告投放的海報,十個里面之中有九個都是和家人、小孩,而且很多理想的車主就算是開車也很想送小孩去上學的老父親形象;
再看小米,SU7進入市場之后,雷總的激情演講,宣傳片里面的加速沖刺、紐博格林的賽道刷圈。
以至于現實當中小米穿梭于車流當中就像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再加上電動保時捷的側面宣傳,簡直就像是直白地告訴別人:“我很快!我的車很猛!我不僅價格合適,我還能讓你秒天秒地!”
不否認這是打動年輕人的最好方式,尤其是那些之前沒有辦法接觸到高價格極致性能車的年輕小伙,要知道此前在性能車領域,比如高爾夫的GTI起步也要20多萬,但是要想實現小米這樣電動車的加速表現,不再花錢刷程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加上BBA的入門性能車最低也要40萬左右才能入手,所以小米借著這樣的宣傳,完全讓那些憋不住想體驗極致性能快樂的用戶們摩拳擦掌,這些人的心理天生帶著“不服”,開車時眼前就是不想出現其他車的尾燈。
所以用20多萬的價格,帶來四五十萬的性能體驗,更不用說50萬的價格撬動百萬級、千萬級性能超跑的杠桿,鬼火少年們誰還能把持得住?
當心態還未沉穩的年輕人們手握性能車的方向盤之后,翻車只會是早晚的事情,我們能夠在社交平臺上面看到各種彈射起步、零百加速、刀片超車等等,所以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之前騎摩托車炸街的精神小伙。
所以說這樣的人群畫像雖然一棒子打了一片人,但是壞就壞在一顆蒼蠅屎壞了一鍋湯,品牌的宣傳其實會定義自己的人設,而這樣的人設會逐漸影響受眾的行為。而且換個角度來說,我花錢買到了一個擁有極致性能的車,我為什么不能在用車環節當中去試一試?這種想法沒有錯,我不展現出這些性能,誰又能知道我買了這樣一款車?
那么此時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小米汽車的受眾,其實大部分都是屬于正常消費者,唯一的差別,可能就在于網紅和鬼火少年的占比要比其他品牌更多,不管是流量的吸引,還是營銷的洗腦,所以如今才會有現在這樣的情況,而這其中的根本只有一點,就是品牌的宣傳。
#營銷改變人們對于“好車”的認知#
雷軍帶著小米進入汽車行業,在營銷層面是對于傳統車企的一次降維打擊,有人說這樣的營銷算是打破了車圈多年沉悶的氛圍,但是這樣的營銷方式難道不會改變人們對于“好車”這個詞的認知嗎?
雷軍最厲害的一點是其能夠用一些關鍵詞來調動消費者的情緒,比如雷氏演示、米氏對比法,尤其是之前那樣一個比一元硬幣還要薄的演示方法,舒適是讓很多人感到無語。
來到汽車領域,以消費者情緒價值為原點來展開的營銷還在繼續,比如小米汽車為什么會吸引一些所謂的“鬼火少年”?我們來回憶一下之前小米手機的打法就很容易明白。
還記得小米手機所謂的“不服跑個分”?這和現在宣傳小米汽車的性能不是一模一樣,而且這個宣傳點很容易抓到這類人群的內心癢點。
你的車雖然比我貴,但是性能沒我好;你的車就算是百萬豪車,也跑不過我20多萬的小米;你就算開上百萬級的超跑,我的ultra照樣比你快,我就是讓你們都看不到我的尾燈;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就是現實,這就是能夠讓人內心有爽感,說難聽一點,這就是“花小錢,裝大B”的典型。
這樣的情緒價值在一些內心沒有足夠成熟的人群當中就會被無限放大,正好比“我喝了一杯54度的白開水,比茅臺還高了一度,所以得出結論:白開水完勝茅臺。”
但是這樣的做法是否對消費者負責呢?現在已經出現了多少起車輛失控的案例,上千匹的馬力交到普通消費者的手上會帶來多大的安全隱患?相對于直線的加速快,保障車輛穩定的駕控是否達到了傳統車企的高度?
所以說就像之前的標簽,并不是說開小米汽車的人就是鬼火少年的群體,而是這樣的車配上這樣的宣傳,很容易吸引“鬼火少年”,這是小米汽車用戶人群被打上這一標簽的關鍵,這樣一個邏輯順序很重要。
再有YU7此次發布的重點,誰能想到一個車身顏色還能成為拉動情緒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再有比裝了物理遮陽的特斯拉車內溫度還低、空調出風口做到了多大,這對于一款車來說重要性究竟有多大?可能只是配置層面的一些小差異,但是小米卻能拿出來給足消費者的情緒價值。
可能是法拉利同款的顏色、可能是碾壓標桿競品的一項數據,對于當下汽車產品來說,這些配置很難被稱作為核心優勢,這樣營銷的最大壞處就是:買車不是買產品,是買一個情緒價值。
我們不反感車企來帶給我們情緒價值,但是情緒價值應該是錦上添花的一個加分項,當一個人以此作為拿捏消費者購車的資本,難道不應該質疑、抵制一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