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某些媒體還在毫無顧忌地公開大連工業大學女生的全名和正面照,任由全網人對其進行謾罵與討伐,那架勢仿佛要將這個女生徹底釘在恥辱柱上,讓她在輿論的狂風暴雨中無處遁形。可僅僅過了一天,風向突變,這些媒體又開始倡導對 “丟手表女游客隱私權應被尊重”,這一前一后的巨大反差,實在是令人覺得可笑至極,也將他們雙標的丑態暴露無遺。
在大連工業大學女生事件中,女生因為與外國人的不當交往,其隱私被學校公告無情公開,進而引發網絡暴力。這本是一個關乎個人隱私與學校管理失當的嚴肅事件。可部分媒體呢?為了流量,為了博眼球,全然不顧新聞倫理與道德底線,直接將女生的詳細信息公之于眾,加劇了網絡暴力的蔓延,對女生造成了二次傷害。
如今,面對丟手表女游客事件,媒體卻突然披上了 “尊重隱私權” 的外衣,呼吁大家保護其隱私。難道大連工業大學女生的隱私就不是隱私?她就活該被曝光在大眾視野之下,承受無盡的惡意?這種明顯的雙標行為,讓媒體的公信力蕩然無存。
媒體本應是社會公器,肩負著傳播真相、引導輿論、維護公平正義的重任。可現在呢?為了追逐熱點,為了利益,隨意切換立場,在不同事件中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在大連工業大學女生事件中,他們沒有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去批判學校的侵權行為,去引導公眾理性看待事件,反而推波助瀾,對女生進行 “公開處刑”;而在丟手表女游客事件中,卻又突然擺出一副正義使者的模樣,強調隱私權的重要性。
如此反復無常,媒體早已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臉面,淪為了大眾眼中的笑柄。
我們不禁要問,媒體的職業操守何在?新聞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又何在?這種雙標行為,傷害的不僅僅是事件中的當事人,更是整個社會對媒體的信任。
希望媒體能好好反思,重新找回自己的初心與使命,而不是繼續在雙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上演更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鬧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