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
何止一碗羊肉泡饃的醇香?
千年的文脈流淌
華夏源頭的密碼深藏
絲路咽喉的風云激蕩
是這座城的根基
本期《甘肅,可太值得去了》
讓我們一起走進平涼
感受問道尋根與山水滋養的完美交融
平涼市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崆峒山。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黃蔚林/攝
平涼·雄渾問道
5000多年前
遠古華夏部落時期
據《莊子·在宥》記載:
“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
聞廣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見之”
它描繪的正是發生在
平涼崆峒山上的千古問道
平涼
史稱絲綢之路
“西出長安第一城”
成為絲路必經咽喉重鎮
崆峒山罕見的云海景觀。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黃蔚林/攝
公元376年
前秦苻堅厲兵秣馬滅前涼
置平涼郡
取“平定前涼”之意
平涼之名始見于史冊
歷史上曾演繹了公劉稼穡
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
流傳千古的故事
孕育出了
世界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
中唐著名宰相牛僧孺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
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
等一批彪炳史冊的杰出人物
東湖公園。
“平涼”二字
蘊含著邊疆安定的期冀
見證了周秦烽煙、漢唐雄風
是中原王朝
經略西陲、拱衛關中的戰略要沖
航拍平涼市至四川省綿陽市高速公路平涼段。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黃蔚林/攝
崆峒
作為道家思想發祥地之一
與黃帝問道的傳說緊密相連
而在這一方山川間奠基的平涼
也鑄就了它雄渾問道的文化根骨
平涼·康養福地
平涼
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夏無酷暑灼人,冬少凜冽嚴寒
年均氣溫8.5℃
是天然的身心調養場
呼吸之間,是草木的清新
舉目而望,是山水的澄明
崆峒山景區在一場降雨后出現壯美云海景觀。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王文遠/攝
這里生態環境優良
動植物資源豐富
46.1%的林草覆蓋率
織就了隴東蔥郁的生態畫屏
是甘肅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被評為中國避暑旅游優選地
夏天,平涼柳湖公園碧波蕩漾,柳與湖相映成趣引人醉,吸引了周邊眾多市民前來蕩舟游玩。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黃蔚林/攝
當“康養”“隱居”這些詞匯
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旅游熱點話題中
一座很多人以為只存在于
金庸武俠小說里的福地仙山
闖入了大家的視線
它就是——崆峒山
從黃帝問道廣成子開始
它的故事早已講述了千年
是著名的“道源圣地”
雨后崆峒山。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王文遠/攝
崆峒山
國家5A級景區
東瞰西安,西接蘭州
南鄰寶雞,北抵銀川
屬六盤山支脈
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
有“崆峒山色天下秀
自古西來第一山”的說法
山靈水秀。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張應君/攝
崆峒山林海浩瀚
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
高峽平湖
水天一色,宛如仙境
崆峒山。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魯軍平 陳婷婷/攝
云崖寺景區處于
平涼莊浪縣韓店鎮東南
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云崖寺。圖源:平涼文旅
景區雖以寺命名
卻并非像名字那般是一處佛家寺院
而是一處綜合性景區
尤以密林深處的
璀璨佛塑聞名于世
云崖寺。圖源:平涼文旅
云崖寺山色秀美
奇峰高突,密林密布
小溪清幽,怪石林立
乘船,可縱覽
水色、天光、云影、秀峰
交相輝映,別有情趣
步行,可領略
移步換景,野趣橫生
奇幻迷離的原始森林景致
是一處別致的養生福地
云崖寺。圖源:平涼文旅
龍泉寺
背靠風翥山,南臨汭河
始建于元代,興盛于明清
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龍泉寺。圖源:平涼文旅
景區分為芮谷、西臺
東臺、芮川四個景區
東、西臺分別
有公劉廟和
距今5000多年的齊家文化遺址等
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地質公園
龍泉寺。圖源:平涼文旅
華夏古槐王
是國家3A級景區
位于平涼市崇信縣錦屏鎮關河村
為“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
華夏古槐王。圖源:平涼文旅
大槐樹周遭
群山蔥蘢、漣漪歡歌
依山傍水、幽靜溫婉
古槐已載入
《全國百株人文古樹名錄》
列入全國100棵古樹名木保護范圍
華夏古槐王。圖源:平涼文旅
是目前國內發現的
體型最大、樹齡最長的古槐
被稱為“華夏古槐王”
平涼·農業高地
靜寧蘋果長勢喜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鐵梁/攝
這里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
“靜寧蘋果”
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綠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等
8張國家級名片
靜寧蘋果滿枝頭。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侯崇慧 攝影報道
其年產量260萬噸
品牌價值181億元
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特供果
搭乘“雪龍號”遠赴南極
這里也是全國優質肉牛優勢生產區
“平涼紅牛”
擁有全國首個活牛類證明商標
平涼紅牛。圖源:平涼日報
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入場券”和
直供港澳高檔活牛配額
及活牛出口“通行證”
年飼養量106萬頭
品牌價值223億元
廣受市場歡迎
平涼紅牛。圖源:平涼三農
這里也是全國重要的西菜東調和
高原夏菜基地
甘肅五大蔬菜優勢產區之一
圖源:平涼日報
蔬菜種植面積54萬畝
富硒有機、馳名隴上
“崆峒山藥”“莊浪馬鈴薯”
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番茄、辣椒、甘藍等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平涼·舌尖之旅
平涼
一座被嚴重低估的美食王國
平涼人吃肉
講究一個“豪橫”!
吃肉方式粗獷實在
大塊大碗,清燉蒸煮
配菜寥寥,純肉當道
炒肉片。圖源:平涼文旅
平涼盛產優質牛羊
尤以隴東特有的平涼紅牛為傲
其肉細嫩、味香濃、紋理美
得益于牛肉極佳的品質
簡單調味便肉香四溢
五香牛肉。圖源:平涼文旅
這里的羊肉泡也別具一格
不同于西安
平涼的羊肉泡
追求湯鮮肉爛
羊肉泡。圖源:平涼日報
饃更暄軟易化
講究現烤、現掰、現泡
掰大塊入湯,瞬間吸飽汁水
稍待片刻,饃湯交融
入口滿是羊肉香味
雞肉亦是平涼一絕
靜寧燒雞馳名甘肅
秘制老鹵慢燉,火候精到
成品皮整肉爛,油脂入湯
通體金黃锃亮
咸淡適中,入口即化
靜寧燒雞。圖源:平涼日報
即便涼食也肉感十足
常配油餅、鍋盔
頂飽
還有外地稀見的平涼蒸雞
大塊雞肉、土豆丁
潑胡麻熱油
拌香料面粉腌制
蒸雞肉。圖源:平涼文旅
薄面餅墊底
鋪上雞塊土豆上鍋蒸
出爐時底層面餅和土豆飽吸雞汁
胡麻油與香料激發出復雜濃香
撕面餅裹土豆卷雞肉
一口下去
滋味豐盈,醇香暖心
炒揪片。@小紫薯
平涼面食
在高手林立的西北
絕對算得上實力強勁
其獨特競爭力源于
加工常融合煮、炒、燴多道工序
并依托本地優質牛羊肉提味
造就了濃郁香醇、別處難尋的風味
炒節節面
面團搓條揪成寸段
煮至半熟后
投入猛火
與調料、牛肉、蔬菜共舞
炒面。圖源:平涼文旅
反復顛炒間
食材精華完美融合
面條根根掛汁
味道恰到好處,吃得扎實過癮
生汆面俘獲本地胃
薄面片煮個半熟
另備醇厚牛骨湯底
現汆入鮮嫩肉片或丸子
再加入西紅柿、菠菜、粉條增色添味
最后燴入面片
生汆面。圖源:平涼文旅
雖工序簡潔
但對原料品質要求極高
面片薄韌,肉香原汁原味
西紅柿的微酸與菠菜的清爽
恰好平衡湯的豐腴
鍋氣撲鼻的
炒揪片、饸饹面、漿水面等
共同構成了平涼面食的百花園
對平涼人而言
吃是重要且講究的日常
蒸雞肉。@扭祜祿遠遠
每個人心中都有
一份私藏的美食地圖
它承載的不僅是滋味
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崆峒山。@扭祜祿遠遠
暑假,來平涼吧!
在六盤山的云層下
來一場邂逅
你會發現這座城
最動人的滋味
在史冊里,在山水中
更在每個平涼人
將光陰釀出詩意的慢時光里
責任編輯:黃璐
來源: 新甘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