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7月14日,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貴陽貴安以退化林修復為契機,創新實施“三個結合”工作法,統籌推進退化林修復工作,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贏”。
與彩化結合提升生態顏值方面,市林業局將退化林修復與綠化彩化相結合,推動綠化由單一綠色向多彩轉變。精選鵝掌楸、楠竹等兼具生態價值和觀賞價值的樹種,采取科學修復措施對退化林分進行系統性修復,打造四季多彩的森林景觀。目前,已在開陽縣、息烽縣、清鎮市完成退化林修復9萬畝,累計補植苗木超300萬株,形成“春賞花、夏觀葉、秋觀果”的生態景觀。
與產業結合激活綠色經濟方面,貴陽貴安注重生態價值和經濟效益的結合,重點發展山桐子油料林和筍材兩用楠竹產業,開辟新經濟增長點。目前,已在開陽縣、息烽縣、清鎮市發展山桐子約2.8萬畝,在開陽縣、清鎮市發展楠竹約1.1萬畝。預計年產值超5000萬元。其中,100萬株山桐子掛果后年收入可達4000萬元,40萬株楠竹年創收近1000萬元,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與富民結合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在退化林修復實施過程中,貴陽貴安優先解決本地農戶務工需求,發揮林業的富民作用,讓生態建設成果惠及廣大農民。累計吸納周邊村民超2萬人次參與生態修復工程,截至目前,發放勞務費用4600萬元,人均增收超2000元。這一舉措將持續促進村民增收,實現“以林養林”的循環模式。
貴陽貴安通過“三個結合”工作法,不僅有效推動了退化林修復工作,還為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記者 章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