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烏克蘭定了協議,七月底之前,幾百枚“金牛座”遠程巡航導彈要送到。一個名字而已,卻讓一些人睡不著覺了。
這東西是德國自己搞的,亞音速,隱身巡航導彈。一個就1。1噸重!射程呢?超過450公里。過去夠不著的地方,現在說不定就能碰一下。
德國政府之前一直捏著這張牌,小心翼翼。誰知道呢,今年五月突然就松口了,掏錢給烏克蘭買“金牛座”,一張紙簽下去,水面下的波瀾就沒停過。
這導彈的參數不是開玩笑的。
它的制導方式有點復雜,是三重保險的路子:GPS、慣性導航,再加上地形匹配。飛行高度很低,能貼著地面飛,定位的準頭也不錯。
“地下堡壘里的指揮官,頭頂多修一米混凝土都不見得穩當。”
導彈飛到目標的上空,會先鉆進去,然后再判斷在哪一層爆炸。這設計…就是沖著地下設施和加固目標去的。這種武器,在某些特定行動里,就是專門定制的。
回頭看五月,德國還在反復琢磨,怕的就是引來“不可控的后果”。“金牛座”的打擊能力放在那里,誰都得盯著看。給不給烏克蘭這種進攻性的遠程武器?這個問題,在德國內部和盟友之間,來來回回不知道吵了多少遍。
德國方面的表態也很有意思!
第一、要求烏克蘭必須規范使用這些武器。
第二、反復強調“不參戰”。
第三、只出貨。
這種說法,就像下棋的時候給自己留了一步棋,既做了姿態,也留了余地。潛在的升級風險,誰也不想第一個去踩。
那這幾百枚導彈到了烏克蘭,能干嘛?說白了:烏克蘭手里多了一批打得準,抗干擾能力也在線的長矛。理論上,后方的軍事目標,補給中心,甚至地下的指揮所,都可能成為被瞄準的對象!一些西方媒體的描述是,這導彈可以“擦亮烏克蘭地圖上多數要害點”。
現實問題也擺在那。這是高科技的玩意兒,運輸、部署、實際操作,都需要一套熟練的配合。不然,刀是好刀,沒磨快也白搭。
局勢就這么個局勢,撲朔迷離。
“金牛座”會不會改變戰局?現在誰也說不清楚,細節都沒公布。但氣氛確實又緊張了一點。有人說,這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信息戰”。烏克蘭拿到了遠程武器,但也面臨新的制衡。德國的態度從慎重轉為謹慎,俄羅斯那邊則在輿論場上高度警惕。
這批“金牛座”究竟會“飛”向哪里?這得交給時間來驗證。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變動,背后都藏著國際陣營的盤算和試探……這盤棋,還在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