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五件事,避免開學時手忙腳亂,孩子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更快適應大學生活。
孩子捧著大學錄取通知書沖進家門的那一刻,全家懸著的那顆心總算落了地。
但別光顧著高興,這張薄薄的紙背后,藏著不少需要操心的事兒。要是哪件沒做好,開學時可能會手忙腳亂,甚至影響報到。
今天就來聊聊,拿到錄取通知書后必須搞定的五件事。
第一件:管好 “人生檔案”,拆了可能要返工
高中老師一般會在七月通知領檔案,這檔案袋可是比黃金還金貴的 “人生信封”,有個雷區千萬別踩 ——絕對不能好奇拆開來瞅。
去年有個家長,覺得檔案袋里肯定是孩子的成績單、獎狀之類的,忍不住拆開想看看,結果開學時學校直接拒收。
因為檔案袋有專用封條和騎縫章,拆開就失效了,最后跑了教育局、高中、大學三個地方,折騰了半個月才補辦好,差點耽誤孩子上課。
領到檔案后,先檢查封條有沒有破損,然后找個干燥的地方放好,別折了、壓了。
有些學校要求檔案必須通過郵政 EMS 寄送,不能個人自帶,這點一定要看清楚錄取通知書里的說明,別想當然自己帶過去。
第二件:提前 “摸底” 大學,別等開學一臉懵
很多孩子拿到通知書,只知道學校名字和專業,對未來四年的生活一無所知。其實現在就可以提前 “備課”,免得到了學校手忙腳亂。
先上學校官網逛逛,看看自己專業的培養方案,第一學期有哪些課,要不要提前買教材。
再找找新生群,加進去問問學長學姐:宿舍是四人間還是六人間,有沒有獨立衛浴,軍訓嚴不嚴,周邊有哪些好吃的小館子。
還可以搜搜學校的 B 站賬號、抖音號,很多學生會拍校園 vlog,食堂哪個窗口最好吃,圖書館怎么搶座,這些 “內部信息” 比官網介紹實用多了。提前了解清楚,開學時就能快速適應,不用像無頭蒼蠅似的到處問。
第三件:錄取通知書多備份,用處比你想的多
錄取通知書可不光是入學憑證,用處多著呢。
建議收到后馬上復印 3 份,彩色掃描一份存在手機里(分辨率調到 300dpi 以上),原件放好別弄丟。
暑假出門玩,憑通知書很多景區免費或半價,比如故宮、張家界這些熱門景點;買火車票也能享硬座半價,最好提前 15 天買,避開開學高峰。
有些城市的電腦城、手機店,憑通知書買電子產品還有優惠,能省幾百塊錢。
更重要的是,辦理助學貸款、申請助學金都得用它。
去年有個學生不小心把通知書弄丟了,補辦花了一個月,差點錯過了助學貸款的申請時間。
另外,記得關注 “學信網” 公眾號,綁定個人信息,生成電子驗證報告,萬一原件有啥意外,電子版本也能救急。
第四件:戶口遷不遷,全家商量好再決定
通知書里通常會附一張戶口遷移證明,很多家長糾結:到底要不要把孩子戶口遷到學校去?
其實這事全看自愿。如果學校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建議遷過去,以后實習、找工作辦手續方便,比如考駕照、辦護照不用回原籍。
要是學校在普通城市,孩子畢業后也不打算留下,那就別遷了,省得四年后再折騰遷回來,多一道手續多一堆麻煩。
要是決定遷戶口,得帶著錄取通知書、戶口本、身份證去老家派出所辦遷出手續,開學時交給學校統一辦遷入。
遷之前最好問問學校戶籍科,有沒有特殊要求,比如戶口頁復印件要幾份,別少帶了材料。
第五件:銀行卡激活要細心,手機號實名別馬虎
有些學校會隨通知書寄一張銀行卡,這張卡很重要,開學交學費、領獎學金、發助學金都可能用到。
收到后趕緊去銀行激活,別等開學前扎堆排隊。
激活時有個細節要注意:預留的手機號必須是孩子本人實名的。
要是手機號還是家長的名字,得先去營業廳改成孩子的,不然獎學金打不進來,甚至連買火車票都受影響。
16 歲以下的學生,激活時需要家長陪著,帶好戶口本,只能去人工柜臺辦理,別跑錯了自助機。
要是學校沒寄銀行卡也別慌,開學后學校會指定銀行,到時候跟著流程辦就行,別自己隨便找家銀行辦卡,免得和學校系統對接不上。
拿到錄取通知書,只是新旅程的開始。把這五件事做好,既能避免開學時手忙腳亂,也能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更快適應大學生活。
畢竟,順利開啟人生新階段,比啥都重要,你說對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