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冬病夏治”的黃金時期
除了傳統“三伏貼”
今年
虹口區江灣醫院
還推出了火龍灸、葫蘆灸、核桃灸等
多款中醫特色療法
這些療法具體有何功效?
分別適合哪些人群?
一起來看
上午9點剛過,江灣醫院中醫科內已坐滿了等待敷貼的市民。
羅女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每年冬天都會咳嗽。去年,她嘗試了一個療程的三伏貼,身體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今年早早就進行了預約。“以前一到冬天就咳嗽,反復感冒,去年三伏貼后,感覺身體抵抗力明顯增強,冬天感冒的次數都少了。”
江灣醫院中醫科執行主任史曉嵐介紹,夏季炎熱,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氣血運行最暢通的時期,此時借助穴位貼敷、艾灸、拔罐等溫陽散寒、扶正祛邪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激發人體的正氣,驅散體內的寒邪,調整和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未病”的效果。
除了傳統三伏貼,還有不少患者慕名前來體驗“火龍灸”等特色療法。
“有一股溫熱的感覺,在背部慢慢擴散,特別舒服,很放松。”市民郭阿姨向記者分享了感受。
據了解,“火龍灸”也稱“督灸”“鋪灸”“龍骨灸”等,是在人體背部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上進行的一種大面積隔物灸法,取穴一般為大椎穴至腎俞間督脈段。該療法用新鮮的姜蓉、艾絨等材料,通過層層疊加,形成火龍般的灸療效果。
“點燃艾絨后,熱力會深透肌層,激發經氣,從而起到通筋活絡、調節神經、消腫散滯等功效。”史曉嵐介紹,“火龍灸”適用于包括頸椎病、腰突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類風濕關節炎等疼痛性病癥,以及食欲不振、腹脹腹痛、月經不調、體虛易感、肺寒哮喘等虛寒性病癥。此外,有四肢畏寒、脾虛濕阻及脾腎陽虛型肥胖癥困擾的患者,也可以試試“火龍灸”。
葫蘆灸
“葫蘆灸”療法:利用葫蘆的密閉性和容納性,將艾條插入葫蘆內進行燃燒,使艾灸的能量通過葫蘆的熱效應散發出來,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調和氣血的功效。適應于因外傷所致局部疼痛腫脹,肌肉酸痛、關節僵硬,畏冷肢涼,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煩失眠,婦產科疾病、更年期婦女癥狀、免疫低下需要改善體質的亞健康人群等。
“核桃灸”療法:巧妙利用天然核桃殼作為灸具載體,其特殊弧形設計完美貼合眼部輪廓,內置精制艾柱施灸。溫熱藥力透過核桃殼溫和滲透眼周穴位,在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的同時,兼具物理定灸、集中藥效、避免燙傷的多重優勢。該療法不僅顯著緩解干澀、酸脹、視物模糊等眼部不適,對青少年假性近視防控及中老年眼機能養護同樣效果顯著。
據悉,今年虹口區江灣醫院的“冬病夏治”時間為7月7日至8月7日。(詳見下↓)
門診時間
周一至周五
8:00-11:30
13:30-16:30
周六
8:00-11:30
咨詢電話
65422593-7252(中醫針灸)
醫院地址
記者:孫潔靜
圖片:孫潔靜
編輯:孫潔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