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聯賽打到現在,中國女排這套陣容,真的是讓人既意外又服氣,說實話,賽前要誰猜能連續逆轉加拿大、德國,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敢打包票,這不是那種靠運氣蒙出來的勝利,是真刀真槍地拼出來的,尤其是莊宇珊和張籽萱這兩個名字,最近在社交媒體和球迷群里都快刷屏了——你說巧不巧,兩個小將直接把中國隊的天花板拉高了一截,這背后既有球員的爆發,也有教練組的轉變,氣質都變了。
先說莊宇珊,這姑娘其實早在青年隊就火過一陣,拿過世青賽MVP那會兒,大家都覺得她有點東西,但真到國家隊這種大場面,能不能頂住還是問號,結果今年世聯賽一打,直接交出了“王牌級別的答卷,對陣德國,她27分,扣球效率40%多,攔網也能刷數據,最重要的是一傳和防守,場上補位意識拉滿,簡直像塊填坑王,場上有她就不怕一傳被追著打,數據也能證明,德國那場她一傳43個,完美率不算特別高,但穩定性絕對夠用,關鍵球不軟,防守也不丟人,這種全能型主攻在現在的中國隊,就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尤其在李盈瑩缺席的時候,莊宇珊和吳夢潔那對組合,簡直是救火隊員中的帶頭大哥,進攻、防守、串聯一肩挑,主攻能把進攻占比打到七成以上,這在世界女排都算罕見,不服不行。
當然,吳夢潔也不是省油的燈,這姑娘的彈跳和進攻火力,尤其適合打高壓對抗,雖然有時候一傳會被針對,但和莊宇珊一左一右,能把中國隊火力最大化,這種配置的靈活度也給教練組留了口子,比如李盈瑩回歸主力后排輪換,莊宇珊還能隨時頂上,既能發球也能補防,臨場調整空間很大,說白了,這仨主攻現在屬于“隨便搭都比以前強,這在中國女排歷史上其實不多見,過去主攻線經常是“鐵打的首發,板凳一坐到底,如今能輪轉,能換陣,說明儲備厚度和教練思路都變了。
說到教練組,這屆團隊其實爭議挺多,尤其去年那種“主帥抱胸、助教發呆的畫面,火遍全網,球迷怨氣不小,但今年明顯不一樣了,暫停喊得更及時,戰術布置也更有針對性,經常能看到主帥和助教輪流對隊員說話,給場上球員拆解局勢,有時候甚至像在“對噴,但氣氛活躍了,球員情緒也被調動起來,打得更有拼勁,這種變化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一支隊伍能不能“活起來,教練組的責任心和執行力很重要,有人調侃這是“擺爛式管理變成了“點贊回懟式交流,其實就是態度和氛圍的升級,哪怕短板還在,但至少方向沒錯。
但要說今年中國女排最大的驚喜,那必須是張籽萱,這個16歲小二傳直接強行登場,連成年組聯賽都沒打過,第一次打國際大賽,直接把對手和媒體都整懵了,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她還不到成年,壓力山大不說,還要指揮全隊打配合,結果她的傳球節奏、臨場反應,硬是在18支參賽隊里排到了二傳第二,場上各種細節不輸老將,當然,偶爾也會卡殼,畢竟經驗和心理還是短板,但這不是問題,反而是成長的必修課,你說十六歲二傳能有這種表現,歷史上有幾個,球迷喜歡說“天才,但更重要的是她敢打敢拼,敢于面對壓力,這種勁頭才是中國女排最需要的。
當然,再強的天才也不是無懈可擊,比如張籽萱有時候被對手針對,節奏被打亂,那種迷茫和慌張還是看得出來,經驗不夠、情緒起伏、心理波動,這些都正常,哪有一上來就完美的新人,未來還得靠實戰慢慢積累,但只要她保持現在的心氣,繼續吃比賽紅利,幾年之內肯定能成為世界頂級二傳,球迷也不用太苛刻,畢竟“16歲小二傳本身就是奇跡。
回頭看這幾場比賽,其實中國女排整體的提升,遠不止個人爆發這么簡單,陣容配置更靈活,戰術選擇更大膽,教練組更接地氣,球員心氣更足,這些都是實打實的進步,當然短板依然明顯,比如進攻穩定性、關鍵球處理、后排防守等,遇到歐美強隊可能還會吃癟,但誰說進步不是一點點來的,誰又能要求一支以新人為主的隊伍一夜之間變成世界第一呢。
說到底,這支中國女排現在的樣子,既有新鮮感也有爭議點,誰都看得出陣容還在試錯期,誰都知道教練組還有提升空間,但比起過去那種死氣沉沉的“擺爛,現在的中國隊更有活力和希望,敢于試錯,敢于給新人機會,敢于面對外界質疑,這種轉變本身就是最大收獲,未來什么樣不好說,但只要這種氣質和責任感不丟,中國女排就永遠不會掉隊。
所以,別急著給這支女排下定論,也別光拿成績說事,把每一個在場上拼盡全力的小將、教練、替補都看在眼里,才是真正的“懂球之人,至于能不能重回巔峰,留點時間和耐心,答案一定比現在更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