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神色匆匆走進中國農業銀行大觀樓附近網點,執意要取一筆100萬元的巨額現金。面對女子異常緊張的精神狀態,銀行工作人員高度警覺,在安撫其情緒的同時,迅速啟動“警銀聯動”機制,向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大觀樓派出所報警求助。
接報后,民警迅速趕到銀行,找到取款人徐女士了解情況。徐女士堅稱取款為“正當用途”,經民警耐心勸導,她才道出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某地“公安民警”,并稱其涉嫌“重大犯罪”,要求她將100萬元轉入“安全賬戶”以“證明清白”。
“這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公檢法辦案,絕不會要求轉賬到‘安全賬戶’!”民警立即揭穿騙局,在民警的勸說下,徐女士幡然醒悟,避免了百萬損失。
事后,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領導及相關負責同志來到該銀行網點,為工作人員頒發了榮譽獎狀及表揚信。
【知道多一點】
什么是“冒充公檢法”詐騙?
詐騙分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后,冒充“公檢法”人員聯系目標對象,準確說出目標對象個人信息,再謊稱其涉案(如洗錢、販毒、護照非法等),并發送蓋有偽造公章的虛假警官證、逮捕令、法院傳票等證件,再以“配合調查、資金清查”為由,要求其將名下資金轉移至指定“安全賬戶”,以此實施詐騙。
昆明警方提示
1.牢記公檢法辦案原則:公檢法機關辦理案件,一定會遵循相應法定程序,不會通過電話、微信、QQ等讓群眾轉賬匯款或進行“資金清查”。 2.多渠道核實身份:接到疑似公檢法電話別慌張,撥打當地公檢法機關官方電話核實,或直接前往辦公地點咨詢。注意別撥打對方提供的號碼,以防受到二次詐騙。 3.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隨意在不明網站、App填寫敏感信息,不向陌生來電透露個人信息,網絡交友更需謹慎。保管好銀行卡、身份證等重要證件,避免信息泄露。 4.轉賬匯款謹慎再謹慎:涉及轉賬匯款,務必仔細核實對方身份和轉賬目的。如遇可疑情況,及時與家人、朋友溝通,或向當地公安機關咨詢。
下一步,昆明公安將持續探索警銀聯動機制筑牢反詐“金鐘罩”,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有效守護人民群眾“錢袋子”。
開屏新聞記者 柏立誠 文 昆明警方供圖
一審 孫琴霞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楊飏
終審 編委 陳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