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固有一死,但不能社死。
在今年的7月1日,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夏日了,但是對于盧女士來說,這一天可能非常的難忘。
盧女士帶著孩子乘坐高鐵從太原前往大同游玩,但是孩子在高鐵上玩耍的時候,很不小心地把價值1200元的電話手表丟進了垃圾袋里。
等到下車之后,盧女士和孩子才發現手表不見了,本來一開始想著沒什么,但是第二天,盧女士還是認為孩子戴著手表更安全,所以說撥打了相關部門的電話。
到最后這塊手表也找到了,盧女士也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以表自己的感謝。這本應該是一個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后來鬧的情況有些出人意料了,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手表引發軒然大波
一塊手表,按理來說不應該引起后邊這么多的風波,但主要可能是因為中間發生的事情有點讓人覺得不太舒服。
在盧女士的孩子電話手表剛丟的時候,她就已經通過電話手表的定位功能確定手表被轉運到了大同站附近的垃圾站。
所以說盧女士并沒有想著去尋找手表,只是覺得一塊表而已,丟了也就丟了。
但是等到第二天,盧女士出于對孩子安全的考慮,擔心沒有手表無法隨時定位孩子,所以說她改變了想法。
先去聯系大同南站派出所,希望得到一定的幫助,但是沒能夠得償所愿。隨后,為了不耽誤他們當天已經預約好的各種游玩行程。
盧女士撥打了12345投訴熱線,要求大同的有關部門幫忙尋找手表,也正是因為這通電話,大同城管局也非常迅速的行動了起來。
部門先是根據手表定位聯系到了環衛部門,把那堆有可能裝有手表的垃圾截了下來,并轉運到了富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空地上。
隨后,就是這起事件里比較有爭議的一點了。兩名環衛工人,在接近40度的高溫下,被安排到這里,在那么多的垃圾里尋找這塊手表。
從下午1點左右的時候,兩人就開始了尋找,直到4:50左右,他們終于找到了那塊電話手表。
整整4個小時的時間,重達8噸的垃圾,兩位環衛工人就是在這樣一種散發著惡臭的垃圾堆的環境中去埋頭尋找這塊小小的電話手表。
“得意”笑容下的爭議
過程十分的艱辛,但好在最終的結果是好的,這塊電話手表最終還是被成功的翻找到了。
那么手表被找到之后,相關部門肯定也是在第一時間就通知盧女士,盧女士在得知手表被找到之后也是非常的開心。
直接就拍攝了一段感謝,在之中我們能夠看到,她展示了失而復得的手表,臉上也洋溢著比較得意的笑容。
這本意可能是一個表達感謝的舉動,但是也正是這樣一個,成為了盧女士“社會性死亡”的導火索。
被發布到網上之后,這件事情就迅速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同當地媒體是把本次事件當作一個宣傳城市形象,體現政府部門為民服務的暖心故事進行報道的。
但是廣大網友們的關注點顯然與官方媒體截然不同,多數人都看到的是在高溫下還要辛苦翻找垃圾的環衛工人。
而這一畫面與之中有著得意笑容的盧女士有著一個非常鮮明的比對,因此也是有網友將盧女士的正臉截圖與環衛工人在垃圾堆中勞作的畫面放在了一起。
并配文“誰在享受,誰在受苦,一目了然”。這張對比圖片在網絡上也是非常迅速地傳播開來,而盧女士的得意笑容則是被網友們指責為對環衛工人辛苦付出的漠視和不尊重。
事件不斷地發酵,也是有很多網友紛紛在評論區留言表達自己的憤怒,更是有人直接“建議”盧女士,自己去垃圾堆里體驗一下,感受一下環衛工人的艱辛吧。
隨后有更多人關注盧女士的身份背景,也是有網友通過各種渠道發出了其社交賬號,也是能夠發現盧女士在平時會發布一些奢侈品照片,這則加深的網友們對她“有錢但沒教養”的印象。
官方回應,但爭議升級
眼看網絡上的這種輿論越鬧越大,大同的官方也對此做出了回應,官方表示“誰有需要都可以去找,并沒有說值不值得的問題,老百姓有要求,我們政府就去辦。”
這段話本是體現政府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但是放在本次事件之中,則不能夠獲得多數網友們的認可。
而大家所持有的觀點也是,雖說有義務為百姓解決問題,但是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如果說每個人丟了東西都讓環衛工人幫忙去尋找的話,那環衛工人豈不是要成為免費的勞動力?他們的權益又該如何保障呢?
針對于本次事件,也是有網友算了一筆賬,兩位環衛工人在4個小時內翻找了8t垃圾,平均每個小時就要翻2天。
而這樣的工作量如果說是一份正經工作的話,至少也應該得到兩三千元的補貼。但是怪就怪在了這里。
還有就是盧女士在本次事件之中所做的事情有點讓人感覺“無理取鬧”,她為了找回自己的手表,連續三個小時撥打12345電話,還發布5條小紅書,指責大同相關部門不作為,這樣的行為是不是有點不太恰當?
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這更是為這件事的熱度添了一把火。
也正是因為這些媒體的介入,也能夠讓人們開始思考這件事情背后所反映出來的種種問題,城市管理中公共資源是否合理分配?對底層勞動者的尊重以及公民在維護自身權益時的邊界又該如何。
結語
這場由兒童電話手表所引發起來的風波,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偶然事件,實則不然,這件事的背后所反映出了許多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以及問題。
對于各方來說,每一方都有需要反思的東西,但是最終大家的訴求是一樣的,都是希望有一個更加和諧,有溫度的社會。
以上信息源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