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市北碚區高度重視“關鍵少數”法治素養提升,示范引導廣大干部用法治方式助企紓困、盤活閑置資產、化解矛盾糾紛、推動改革發展,“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為全面依法治區注入鮮活活力。
以“專題述法”擰緊“責任鏈條”
“強化援企穩崗力度,落實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等政策補貼1.16億元,惠及企業9300余戶。”
“建立‘一企一策’法律指導機制,有效化解13起農貿市場因內澇導致財產損失的矛盾糾紛問題。”
不久前,在十三屆重慶市北碚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一場特殊的“考試”正在進行。
區人力社保局、朝陽街道等15名“一把手”向區委依法治區委進行述法,既“曬出”過去一年履職的“成績單”,又“直擊”痛點,刀刃向內查擺法治建設的短板、弱項,讓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壓得又緊又實。
實踐中,北碚區探索實施“書面+現場”“點評+整改”“督察+考核”的述法模式,構建起“述、改、督、考”一體的述法機制,不斷擰緊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責任鏈條。
2024年度,全區90名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測評好評率達98.5%,較上一年度上升了0.8個百分點。
以“精準普法”提升“法治意識”
“原告雖缺乏法律知識,出現銷售白酒不合格情況,但作為首次,認為被告所作處罰過重。”
“食品安全事關群眾生命健康,必須合法規范經營。處罰既是對不法銷售的震懾,也能對規范行業經營起到教育意義。”……
近期,一堂特殊的“法治教育課”在黨校模擬法庭展開。
“原告”某酒坊與“被告”北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事實認定的準確性、法律條款的適用性以及行政處罰的合法性等進行舉證、質證和辯論。
2023年,北碚區在全市率先創新打造“黨校+訴訟”“黨校+復議”沉浸式法治教培品牌,由行政機關負責人分別擔任原告或申請人、被告或被申請人等角色進行模擬審理,讓領導干部在出庭實景中學法、明法、知法、守法。
截至目前,該區已開展10期“法治教育課”,全區17個鎮街、39個區級部門300余名行政機關負責人參訓。
如今,全區已形成了“日常學法、年度測法、提職考法”的精準普法體系,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觀念、法治意識明顯增強。今年以來,行政機關敗訴率和行政復議糾錯率均保持在1.4%。區政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連續五年達100%,行政爭議實質化解率達93.9%,位于全市前列。
以“法治擔當”護航“改革發展”
如何盤活閑置國有資產,讓“包袱”變“財富”?
破解發展難題,必須以法治為引領。北碚區偏巖古鎮曾因缺乏系統維護,危房頻增,產業凋敝,旅游價值未得到充分挖掘。
對此,北碚區國資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法院等多部門領導主動作為、群策群力,依次解決偏巖古鎮內公私混雜、資產使用糾紛等法律問題96個,依法依規確權辦證61宗,涉及0.81萬平方米。
偏巖古鎮被盤活后,年接待游客量250萬人次,景區年度經營流水超1.2億元。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近年來,北碚區各級“一把手”主動扛起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帶動各級領導干部把權力運行納入法治化軌道,凝心聚力推進各領域改革攻堅,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錢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