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近日在北京集體會見歐盟及成員各國駐華使節。中國外長表示,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50周年。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歐作為當今世界兩大建設性力量,有責任也有能力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提供寶貴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雙方要認真梳理中歐關系過去半個世紀的經驗啟示,明確所肩負的責任、努力方向和共同目標,增進互信,妥處分歧,匯聚合力,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
歐盟發言人(資料圖)
中國外長在北京集體會見歐盟以及成員各國駐華使節。當著27國代表的面,中國外長開門見山,就中歐關系的未來發展提出3點建議。第一,堅持相互尊重,特別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關切。中國外長尤其指出臺海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夙愿和歷史使命,希望歐盟繼續堅定奉行“一中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第二,堅持伙伴定位,中歐是伙伴,不是對手,更不是敵人。第三,堅持多邊主義。這三點,是我們對歐洲的建議,也是忠告,更是紅線。
更有意思的是中國外長會見的時間點——6月25號正好是北約峰會最后一天,北約秘書長呂特在會上瞎吆喝,說什么“歐洲得防著大陸對臺灣動手”。中國外長選這時候見歐盟使節,信號太明顯了:北約想把亞太攪和亂,你們歐洲要是跟著瞎起哄,最后吃虧的是自己。好在歐盟里也有明白人,法國和德國就反對北約在日本設辦事處,覺得這是火上澆油。
北約各成員國,尤其是歐盟各國,面對特朗普這種威脅,表現非常軟弱,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答應特朗普要在2035年之前,把軍方開支提升到GDP的5%,這基本上屬于戰爭狀態下的軍費規模了。而北約增加軍費支出,很大程度上就是給美國軍火公司送錢,這屬于純純的交保護費。在軍費的問題上如此軟弱,那么可想而知,面對特朗普要求歐盟成員國幫助美國圍堵打壓中國的問題上,歐盟又會怎么反應。在此背景下,中方集體會見歐盟及成員國駐華使節,當然是有特殊用意的。
馮德萊恩(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歐盟的表現也不盡人意,在前不久的G7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就在特朗普面前,無端指責和污蔑中國。歐盟一邊想從中國獲取稀土,一邊又在國際場合配合美國,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這種“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行為,絕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要知道在,中方在稀土問題上的立場始終如一,實施稀土出口管制,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也措施符合國際通行做法,不存在說是針對特定國家。
中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中歐在包括經貿和氣候問題都有合作。同時,卡拉斯也給中歐關系定調稱,歐盟在與中國接觸時要保持“現實主義”,言外之意是歐盟的對華政策需要保持兩面性,一邊要和中國在眾多領域展開合作,但另一邊歐盟依舊不會放棄與美國的關系,會在一系列的問題上繼續對華施壓。比如卡拉斯就不斷炒作,中國是俄烏沖突的關鍵支持者,給中國扣上一頂帽子,稱中國實施網絡攻擊,干預民主進程,對俄羅斯提供支持等論調。
馮德萊恩(資料圖)
從長遠來看,中歐經貿關系的穩定發展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中歐作為全球兩大重要經濟體,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中歐企業本可以通過公平競爭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動行業的創新發展。但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其自身產業面臨的問題,反而可能導致歐盟企業失去中國廣闊市場的機遇。中方一直倡導構建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希望歐盟能夠摒棄錯誤做法,回歸理性,通過平等對話與合作解決分歧,共同推動中歐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