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家住廣州荔灣某小區的住戶
向記者反映
該小區一部加裝電梯
建成使用才3個月
就出現樁基下沉
連帶影響居民樓外墻出現開裂
至今已停運3年
目前住戶們仍在和電梯公司
就這部“問題電梯”的修復
開展訴訟
加裝電梯樁基下沉
房屋外墻開裂
近日,記者來到發生電梯樁基下沉的樓棟,該樓棟9樓住戶崔先生說,2020年獲批加裝電梯,住戶們的分攤金額從3萬元到10萬元不等。電梯建成使用3個月后,崔先生就發現電梯周圍地基下沉,梯井上的瓷磚出現裂縫,隨后發現他家房屋似乎也向電梯一側發生了傾斜,外墻出現裂縫。
而這部電梯和居民樓之間由一條3.6米長的連廊相連,隨著時間推移,房屋外墻上的裂縫越來越大。
該樓棟電梯加裝小組負責人李先生介紹,工程總造價為70萬元,2020年11月開工建造,到2021年底該電梯交付使用。然而僅過了3個月,這部電梯就出現樁基下沉,連帶著電梯連廊與樓房之間,電梯連廊地面、墻體上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
2022年5月,住戶們請來專業人員鑒定,對方認為該電梯的土建工程存在質量問題,建議業主們不要乘坐,這部電梯從那時起停用至今。
加裝電梯前
地質勘察誰來做?
進退兩難之下,該樓棟12名業主代表將該電梯的承包單位、施工單位以及電梯設計單位告上法庭,要求對電梯井、連廊及房屋主體進行加固、修復至安全狀態。
隨后,法院委托鑒定機構對電梯井下沉、連廊開裂、主樓外墻開裂等原因進行鑒定。鑒定機構2024年9月21日出具的報告指出:電梯井下沉的主要原因為地段土層分布不規則均勻,地質較為復雜;電梯連廊長度的增加改變了電梯重心及自重,對下沉有加劇影響。
在該案審理過程中,“地質勘察報告應該由誰出具”成為爭議焦點。業主們表示,承包單位、施工單位作為專業機構,加裝過程中并未要求業主委托第三方進行地質勘測,也未要求業主提供相應勘測報告。承包單位、施工單位則表示,這兩份報告的提供義務方是業主方。電梯設計單位則表示,地質勘察報告應由業主提供,而電梯基礎承載力也應由業主聘請專業機構進行檢測。
一審法院指出,該小區業主作為電梯使用人,應當對案涉電梯加建、使用過程的安全性負責,應當嚴格執行“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原則。而該樓棟業主未聘請專業機構進行地質勘察,擅自加長電梯連廊,且未進行任何電梯基礎承載力檢測。故對于案涉電梯最終導致的連廊開裂、主樓外墻開裂等后果,業主們是首要和最主要的過錯方。
此外,承包單位、施工單位在業主擅自要求加長電梯連廊、未依規變更相應設計方案的情況下即進行施工,設計單位在未對業主作出特別提醒和要求的情況下仍出具設計成果,對電梯損害后果的發生均存在一定過錯。
2024年,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12名業主代表的訴訟請求。今年4月,該案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次開庭審理,目前正在等待法院判決。
小編搜索發現,
加裝電梯導致樓房開裂的案例并不少。
1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北路某大院某棟住戶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報料:因舊樓加裝電梯,導致房屋嚴重開裂和下沉。
視頻顯示,大門與公共位置的連接處出現裂縫。
2
廈門后江埭路某居民樓,1988年建成,2014年底加裝電梯,2015年3月投入使用。2019年9月起,居民突然發現加裝電梯的地基下陷了,部分墻體出現了裂縫。后續的處理是拆除電梯,并對墻體進行加固。
3
2019年,DV現場曾報道廣州市海珠區曉港灣清華街某居民樓,懷疑因加裝電梯,墻壁出現裂痕。
4
2023年,廣州市番禺區網友反映,其所在的某小區居民樓,加裝電梯后出現地基下陷、房屋開裂等問題。
老舊小區的建筑結構和質量
不一定符合加裝電梯條件,
加裝電梯之前一定要權衡利弊!
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是故事,
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
喜歡本文請點擊“在看” 讓 更多人看到
來源:綜合 廣州日報、新快報等
編輯:雷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