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HEXKIN赫詩琴品牌自稱是集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綜合型新興公司,與韓國護膚公司VELLIN同源。該品牌于2024年8月開設天貓旗艦店后,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在首個天貓雙11即斬獲護膚類目新商TOP1,2024年12月銷售額達1億~2.5億,榮登抖音美妝護膚品牌榜TOP2。趙櫻子、秋瓷炫、溫崢嶸、張檬小五夫婦、石榴夫婦等明星紅人主播都曾為其帶貨。
2. 消費者將赫詩琴膠原蛋白灌注面膜送至檢測機構,膠原蛋白的檢測結果居然都是“未檢出”,品牌發布聲明稱“采用NY/T 3130-2017標準(原用于生乳檢測)測得0.532%水解膠原蛋白含量。”該檢測方法存在爭議,鳳凰網時尚采訪知乎科普主筆芒奇金,他表示:“爭議的焦點是在水解膠原的定義,水解后的膠原蛋白在分子結構上基本是多肽和氨基酸了。”
3.赫詩琴品牌被網友質疑是“假洋牌”,鳳凰網時尚向赫詩琴品牌的官網郵箱發送了相關內容的采訪問詢,截至發稿前未收到任何回復。一個在母國市場寂寂無名,卻在中國直播流量中爆炸增長的“國際品牌”,其根基顯得格外脆弱。
2025年美妝行業的行業熱詞非“膠原蛋白”莫屬。近期,又有一個品牌因未查出膠原蛋白被輿論送上了風口浪尖。
據極目新聞等媒體報道,有消費者將網紅直播間狂推的赫詩琴膠原蛋白灌注面膜等產品送到檢測機構,膠原蛋白的檢測結果居然都是“未檢出”,疑似虛假宣傳。這與網紅直播間里“膠原滿滿”、“深度吸收”的賣力吆喝形成巨大反差。
更諷刺的是,主播們暗示的“面膜白色變透明即為吸收”的神奇效果,在測評博主的實驗中徹底破功:面膜在洗手池上自行變透明,一旦浸水立即恢復白色——這不過是遇水變色的簡單把戲。
鳳凰網時尚通過詢問官方客服對于膠原蛋白并未檢出這一問題,對方表示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相關產品的檢測
與此同時,針對產品吸收變色效果與赫詩琴品牌被質疑是“假洋牌”等相關疑問,鳳凰網時尚向赫詩琴品牌的官網郵箱發送了相關內容的采訪問詢,截至發稿前未收到任何回復。
01
被疑虛假宣傳
“膠原神話”崩塌?
梳理一下這事的來龍去脈,要從6月9日知名博主“約翰啥都懂”在其個人視頻號所發布視頻說起。他在《直播間沒有貨真價實》這一視頻中提到,某大主播帶貨的一款膠原蛋白面膜,經專業機構檢測后“一點膠原蛋白都測不出來。”
“約翰啥都懂”在視頻中共貼出三張檢測結果,其中一款便是HEXKIN赫詩琴旗下產品。
如下圖,由鄭州復達檢測技術研究中心在今年5月檢測的報告顯示,送檢樣品膠原蛋白未檢出,樣品編號欄赫然寫著“赫詩琴煥顏膠原蛋白面膜”。
7月2日,赫詩琴方發布聲明,委托廣東華輕質量檢測服務中心有限公司采用NY/T3130-2017標準復檢,測得0.532%水解膠原蛋白含量。
這里出現核心爭議點:質疑方檢測的是完整膠原蛋白,品牌方檢測的是水解產物。更微妙的是,NY/T3130-2017其實是《生乳中L-羥脯氨酸的測定》標準,通過測羥脯氨酸間接換算膠原蛋白含量的方法存在爭議。
從技術角度看,這個問題需要拆解兩層:一是NY/T 3130-2017標準的適用范圍,二是膠原蛋白檢測的特殊性。這個標準雖然是農業部的飼料檢測標準,但核心原理是凱氏定氮法測粗蛋白含量——這是一種通過測定樣品中的總氮含量,結合蛋白的含氮特性間接計算其含量的方法。理論上任何含氮物質都能測,但問題在于“粗蛋白”這個概念,它會把所有含氮化合物都算作蛋白質,包括游離氨基酸、核酸等非蛋白氮。
目前,凱氏定氮法在化妝品或醫療器械領域的應用仍存在爭議,最主要的爭議來源于該方法容易受非蛋白氮的干擾,只要原料中有別的物質含氮,比如原料中存在游離氨基酸或肽段,就可能高估實際蛋白含量。也就是說,“理論上廠家可以往產品中加成本更低的氨基酸或肽類原料,即可通過凱氏定氮法宣稱自己添加了膠原蛋白”。類比一下,凱氏定氮法就像用秤稱所有穿白衣服的人——能把穿白大褂的醫生和廚師都算成醫生。
鳳凰網時尚采訪了知乎科普主筆芒奇金,對此芒奇金也說道:“L-羥脯氨酸是一種常見的非標準蛋白質氨基酸,通過看羥脯氨酸的含量來換算膠原蛋白前提是加的是純的膠原蛋白,但若添加是膠原蛋白肽或者游離羥脯氨酸,結果會嚴重虛高。對膠原蛋白產品的合規性檢測需采用多維度交叉驗證(如羥脯氨酸+分子量分布+特征肽段分析);廠商應明確標注添加的是‘膠原蛋白’還是‘膠原蛋白肽’,避免誤導消費者。”
芒奇金在其發布的視頻《膠原蛋白真相揭秘》中提到,膠原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質,分子量高達30萬道爾頓,而膠原蛋白肽分子量相對較小,可以被人體吸收。研究表面,膠原蛋白肽可以促進成纖維細胞的增生,以此來促進人體自身產生的膠原。“不是所有的膠原蛋白產品都有效,分子量太大或者添加量太小,作用都十分有限。”
另也有不少博主表示,宣稱是“膠原灌注”的產品并不能直接給皮膚補充膠原蛋白,不管是儀器導入還是次拋面膜,“宣稱直補膠原蛋白”一律都是是智商稅產品。
目前化妝品中膠原蛋白含量的檢測標準尚無統一定論。缺乏標準導致企業生產和檢測沒有明確統一的依據,消費者也難以辨別產品的真實功效和質量。行業亟需更新和統一檢測標準,完善制度。
02
復盤來龍去脈
赫詩琴迷霧身世被揭開
品牌官方公眾號顯示,HEXKIN赫詩琴是一家集科研開發、加工生產、品牌宣傳和銷售一體化的綜合型新興公司,在護膚、美妝、保健品、儀器等領域占據一定的市場,與韓國護膚公司VELLIN同出一脈。
這個在2024年8月才開設天貓旗艦店的品牌,卻創造了令人瞠目的“增長神話”:首個天貓雙11,就實現了用戶與銷售額雙重爆發式增長,更是一舉拿下2024年度護膚類目新商TOP1;2024年12月銷售額達到1億~2.5億,同比增長16000%,榮登抖音美妝護膚品牌榜TOP2。今年3月拿下快手彩妝類目銷售排行榜第一名,預估月銷售3725萬元。
如此爆發式增長,背后是趙櫻子、秋瓷炫、刀小刀等一眾明星紅人主播的密集帶貨。
赫詩琴明星產品有水光面霜、童顏膠原炮灌注面膜、賦顏水潤膠原蛋膠原炮(黃色)等,憑借著眾多美妝達人的推薦,迅速在市場上打開了知名度。
在HEXKIN赫詩琴品牌抖音官方旗艦店,溫崢嶸、馬可、大璐璐、石榴夫婦等明星紅人主播均有單人專屬鏈接。蟬媽媽12月的后臺數據顯示,帶貨渠道分布中,達人合作號貢獻的銷售額近乎100%,張檬小五夫婦、吳小白的游樂園、主持人沈濤、四火姐姐、不聰明和大眼妹等達人都為其單日帶貨銷售額超100萬。
HEXKIN赫詩琴除了在抖音、快手平臺布局以外,在天貓、京東、拼多多主流平臺也都開設了品牌官方旗艦店,但具體對比來看,其相同產品在不同平臺的銷量卻相差甚遠,抖音仍是其主戰場。
從上述來看,HEXKIN赫詩琴及旗下童顏膠原炮灌注面膜的發展勢頭不錯,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膠原蛋白未被檢測、指控涉嫌虛假宣傳外,赫詩琴還被曝出產品不符合備案法規。
據《中國消費者報》消息,赫詩琴主推產品“賦顏水潤膠原蛋白膠原炮灌注(VC煥白款)”在宣傳中突出“美白”“改善膚色”等功效。但通過國家藥監局官網核查發現,該產品實為普通化妝品,備案名稱為“赫詩琴賦顏水潤膠原蛋白面膜”(國妝網備進字(浙)2024000873),備案功效包括保濕、抗皺、緊致。根據相關法規規定,這款面膜不得宣稱美白功效。
△藥監局備案信息
傳統貼片面膜的使用時間大多在15分鐘左右,而赫詩琴童顏膠原炮灌注面膜卻建議敷40分鐘到1小時,甚至可以“待膜布由白變透”再揭下。多位帶貨博主在視頻中提到,膜布顏色的變化,被視為膠原精華被肌膚吸收的“可視化證據”。
針對上文的赫詩琴膠原蛋白灌注面膜變色這一點,有科普博主指出這一神奇的視覺效果主要在于膜材的創新。大多數膠原灌注面膜加了特殊的增稠劑和成膜劑,面膜呈現乳白色或不透明狀。敷貼后,面膜暴露在空氣中,水分逐漸蒸發,面膜呈現“透明化”。有網友將面膜貼在玻璃或洗手池上,面膜同樣會因干燥變透明,泡水后恢復白色。
另外在小紅書平臺上,有網友發布直播錄屏內容,顯示美妝博主畫梅在直播中暗示,HEXKIN赫詩琴疑似為假洋牌。
鳳凰網時尚記者在韓網上搜索HEXKIN赫詩琴,可以看到主要內容是一些博主分享的博客內容,更新時間基本為今年4-5月。
△韓國搜索引擎Naver搜索HEXKIN赫詩琴相關內容
另外,品牌官網上的產品評論僅有兩條,并且品牌的官方INS賬號粉絲也寥寥無幾,第一條更新的INS時間顯示是今年4月。
△品牌官網截圖
△品牌INS賬號截圖
一個在母國市場寂寂無名,卻在中國直播流量中爆炸增長的“國際品牌”,其根基顯得格外脆弱。
雖有“赫詩琴株式會社2020年11月于韓國成立”的官方背書,但該品牌活躍于中國消費者群體中。品牌商品詳情頁顯示,HEXKIN赫詩琴童顏膠原炮灌注面膜生產企業為株式會社德美思,注冊人/備案人為株式會社赫詩琴,注冊人/備案人地址為韓國仁川市延壽區仁川大廈大路323,A棟3306室。
雖然產品標注生產企業為“株式會社德美思”(韓國),但無公開證據證明韓國存在實際研發或生產線。產品備案信息顯示,赫詩琴面膜的境內責任人為“杭州佰暢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于2023年12月19日的有限責任公司)”和“煙臺希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的進出口公司)”。官方公眾號顯示,HEXKIN赫詩琴目前的認證主體是濟南美特珍貿易有限公司。
△藥監局截圖
看上去,赫詩琴完美符合“假洋牌”套路:
1. 海外注冊空殼公司:韓國成立株式會社,提供“合法出生證明”
2. 杜撰品牌歷史:宣稱“韓國院線品牌”“科技護膚”,但無實質研發背書
3. 國內貼牌+高溢價:通過中國貿易公司備案生產,利用主播流量收割消費者
不論是被指假洋牌還是虛假宣傳等質疑內容,都意味著這一品牌當下正面臨著挑戰以及信任考驗。
03
高傭金“聊牌”浮出水面
產品是否站得住腳?
隨著赫詩琴面膜質量疑云,一種被稱為“聊播”的帶貨模式也浮出水面,以八卦聊天為主要形式帶貨,引發行業關注。
“約翰啥都懂”在其視頻中直指,與聊播相對應的是“聊牌”,專供聊播的品牌。當主播們以八卦閑聊包裹帶貨時,赫詩琴們便成了量身定制的“聊播特供品”。比如某抖音一姐帶貨傭金高達80%,當主播抽走絕大部分利潤,品牌方與代工廠的生存空間何在?答案指向壓縮成本這條不歸路。
“80%的傭金率意味著什么?品牌賣100元產品,主播拿走80元,剩下20元要覆蓋產品成本、包裝、物流、稅費、運營和品牌利潤。” 一位資深美妝供應鏈管理者坦言,“要維持運轉,只能在產品上動刀,品質斷崖幾乎是必然結局。”
頭部主播的暴利、品牌的虧損壓力、產品質量的持續下滑——三者已形成吞噬行業健康度的惡性循環。消費者在直播間為“膠原”支付的高溢價,最終大部分流入了主播的口袋,換來的卻是成分虛標、功效存疑的產品。
△黑貓投訴平臺截圖
聊播這把火,燒旺了流量,也燒毀了信任根基。當直播內容以“聊”為主、以“貨”為輔,娛樂性取代了專業性。在輕松八卦的氛圍中,產品核心信息的嚴謹審核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主播依賴高傭金驅動的“聊牌”,消費者則陷入對主播個人魅力的情感認同,而非對產品真實價值的理性判斷。一旦虛假宣傳穿幫,主播光環迅速黯淡,消費者信任轟然崩塌,最終整個行業為其背書的所有品牌都將承受信譽反噬之痛。
高傭金驅動的畸形模式,無法支撐品牌的可持續發展。行業要跳出“暴利-虧損-降質”的怪圈,必須重構價值鏈條。直播平臺需推動建立更透明、更均衡的傭金體系;監管部門對“擦邊球”宣傳和成分虛標必須重拳出擊;品牌自身更需明白,依賴流量幻覺與概念炒作換來的增長注定是沙上筑塔。消費者最終會回歸到產品本質——是否安全?是否有效?是否名副其實?
撰文Daisy
編輯何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