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內,形勢發生了戲劇性逆轉。7月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布對巴西征收50%關稅的威脅;7月10日,巴西總統盧拉在電視臺采訪中一句"巴西沒有義務使用美元",讓這場威脅瞬間失效。
數據更加耐人尋味:美國對巴西實際存在貿易順差,特朗普所謂的"貿易不平衡"指控完全站不住腳。而中巴貿易1500億美元的規模,是美巴貿易的近4倍。
一句話能讓超級大國的威脅失效?巴西的底氣究竟來自哪里?
一句話引發的"外交地震"
這一幕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當50%關稅威脅從大西洋彼岸呼嘯而來,巴西總統盧拉的回應卻讓整個華盛頓都傻了眼。
"巴西沒有義務使用美元進行貿易,即使不和美國做生意,我們照樣可以找到別的貿易伙伴。"盧拉在接受巴西電視臺Record TV采訪時的這句話,直指美元霸權的七寸。
更讓人意外的是,盧拉不僅沒有示弱,反而直接讓巴西外交部退回了特朗普的信函,還附上外交說明,稱其"違反國際外交禮儀,侵犯巴西司法獨立"。
這可是21世紀以來巴西首次退回美國總統的信函。一位巴西前外交官評論說:"這是巴西向全世界宣布,我們不是美國的殖民地。"
說實話,這股硬氣確實讓人刮目相看。要知道,美國GDP是巴西的12倍,軍費開支更是巴西的40倍。可盧拉偏偏選擇了正面硬剛,這背后的底氣到底來自哪里?
答案其實很簡單:巴西對美貿易僅占其GDP的1.7%。斷了這條線,巴西并不會元氣大傷。而且美巴貿易中,美國實際還占著便宜——2024年美國對巴西的貿易順差高達20億美元。
特朗普這次是找錯了對象。他以為巴西還是那個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后院國家",可時代早就變了。
50%關稅背后的"政治算盤"
這哪里是什么貿易問題,分明是政治訛詐。特朗普給巴西開出50%關稅的"罰單",真實動機昭然若揭。
先看看特朗普的指控:說巴西"破壞了貿易平衡"。可賬算下來,美國還占便宜呢。2024年美國對巴西出口400億美元,從巴西進口380億美元,美方順差20億美元。
既然賬面上美國不吃虧,那特朗普為什么要動用關稅大棒?答案要從幾天前的金磚峰會說起。
就在里約熱內盧的金磚峰會上,成員國達成了推動本幣結算、減少對美元依賴的聯合聲明。雖然中俄領導人沒有出席,但這份聲明的分量依然很重。
更讓華盛頓坐立不安的是,盧拉在峰會上扮演了去美元化的急先鋒角色。他提出建立金磚內部清算系統,甚至可能推動共用結算貨幣。
"我沒有義務用美元和中國、委內瑞拉、歐盟做生意。"盧拉這話不僅說給特朗普聽,更是在向金磚+國家釋放信號:美元不再是唯一的通行證。
這才是讓特朗普真急了的原因。美元霸權是美國經濟霸權的支柱,一旦這個支柱松動,后果不堪設想。
特朗普還在信函中提到博索納羅案,要求巴西停止相關司法調查。這無異于公開干涉巴西內政,完全越過了外交紅線。
當"螞蟻"開始挑戰"大象"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場巴西vs美國的較量,讓人想起了大衛挑戰歌利亞的經典故事。實力懸殊,但正義在巴西這邊。
巴西敢說"不"的第一重底氣,來自經濟上的相對獨立。對美貿易只占GDP的1.7%,這意味著即便完全斷絕,巴西經濟也不會傷筋動骨。
第二重底氣,來自中國這個真朋友的支持。中巴貿易1500億美元的規模,是美巴貿易的近4倍。中國作為巴西最大貿易伙伴,地位無可撼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的表態就很說明問題:"關稅不應成為脅迫、霸凌他國的工具。"這話擲地有聲,給了巴西強大的外交支撐。
第三重底氣,來自歷史的經驗教訓。看看當年的日本,在美國貿易壓力下簽署了《廣場協議》,結果怎么樣?日元大幅升值,經濟泡沫破裂,陷入"失落的二十年"。
巴西顯然不想重蹈覆轍。正如那句話說得好:寧可站著死,不愿跪著生。
更有意思的是,巴西的"反叛"已經產生了示范效應。阿根廷開始用人民幣償還債務,印度用盧比購買石油,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國家都在探索擺脫美元依賴的途徑。
正義的朋友總比邪惡的敵人多。聯合國人權辦公室、德國、法國等多國外交部都對特朗普的政治干預表達了關切。
盧拉政府也不是孤軍作戰。農業部長法瓦羅公開表示,巴西將減少對美出口比重,加大對新興市場的拓展。
美元霸權的"黃昏時刻"
時代真的變了。當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總統能夠公開宣稱"沒有義務使用美元"時,美元霸權的黃昏就已經開始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歷史的必然。過去幾十年里,美元霸權讓拉美國家吃盡了苦頭。美聯儲加息導致資本外逃,美國制裁引發經濟癱瘓。
巴西作為南美最大經濟體,早就受夠了這種"美元綁架"。如今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不過是加速了巴西"脫美"的步伐。
中國的支持不僅停留在外交辭令上。就在前不久,中巴"兩洋鐵路"項目啟動了可行性研究。這條橫跨南美、全長6500多公里的鐵路,將徹底改變南美的貿易格局。
一旦這條鐵路建成,巴西出口將徹底擺脫對美國港口的依賴。從亞洲出口的貨物可以直接通過鐵路運到巴西,再通過大西洋運往世界各地。
2024年,因為美元兌巴西雷亞爾匯率上漲,中方建議直接用人民幣結算,巴西政府欣然接受。這些年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確實隨著美元衰退不斷提高。
不僅是巴西,從阿根廷用人民幣償還債務,到印度用盧比購買石油,再到俄羅斯推動盧布結算,去美元化的浪潮正在全球涌動。
當然,短期內完全替代美元并不現實。但這一趨勢已經讓美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巴西的"反叛"或許只是開始,但它的象征意義不容小覷。
正如盧拉所說:"我們有意愿與其他國家共同創造一種用于貿易的貨幣。"這不是空想,而是正在變成現實的歷史進程。
美元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這個信號,已由巴西傳向了全世界。好戲還在后頭。
結語
這場看似不對等的較量,實際上反映了時代的深層變化:強權不再意味著永遠正確,公理戰勝強權的時代正在到來。
美元霸權的黃昏已經開始,多極化的曙光正在升起。巴西的這一聲"不",或許就是歷史轉折的重要標志。
面對這樣的歷史性變化,你認為多極化世界會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