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內參君????????????????????????????????
編審丨橘子
第十六屆奶業大會、奶業20強(D20)論壇、2025中國奶業展覽會將于今日在廈門落下帷幕。7月13日-15日為期三天時間里,“奶業紓困”成為大會期間各大論壇及研討會上討論的重點。過去幾年,我國奶業面臨原奶供應過剩、下游消費疲軟、企業噴粉庫存壓力大、盈利空間被壓縮等結構性挑戰,全行業有目共睹。
如何突破當下的困境,盡快走出這一輪調整期?奶業大會上,政府、協會、科研機構及乳企的相關負責人均給出了相應的觀點。總結下來,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依托科技創新的高質量發展、國際化拓展等成為乳企破局的關鍵。
澳優乳業作為中國奶業代表及本次奶業大會的支持單位,不僅受邀出席多個大會環節為奶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時攜帶了多款創新性產品亮相展覽會,用自身創新發展實踐為奶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范式。
與行業共建聚合力,
彰顯責任和擔當
2025年是“十四五”(2021年-2025年)與“十五五”(2026年-2030年)的承接之年,也是中國奶業突圍、破局的關鍵之年。經歷過前面三年多的低位調整,業內預估,2025年年中到2026年,我國奶業仍將面臨一定的紓困解難壓力,需要政府、協會、學界、業界合力整合各項資源。于乳業自身而言,建設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尤為重要。
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在7月13日《場景·空間·賽道——2025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分享到,一直以來,我國奶業有一個讓人詬病的短板就是上下游產業鏈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合理,行業協同效率較低,利益聯結機制有待完善。比如,養殖端與加工端價格傳導不暢,導致生鮮乳價格波動幅度大;中小牧場與乳企合作模式單一,缺乏長效機制;產業鏈各環節數據壁壘未打破,數字化協同水平不足,產銷銜接效率低下等等。如此,給乳企、尤其是上游養殖企業帶來的損失較大。
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李勝利在奶業大會期間分享的數據,2023年-2025年,我國奶牛養殖業收入損失累計達700億元,行業生鮮乳噴粉產生的虧損達200億元。在當前消費環境下,奶業除依靠政府支持外,最終還是需要完善產業內部結構,實現供需平衡和奶價企穩回升。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強化產銷協同、構建融通發展格局,是“十五五”期間我國奶業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在7月14日的的奶業大會開幕式上,特別設置一個《穩固上游鑄牢根基中國乳品企業廈門倡議》環節,澳優(中國)執行總裁魏燕青代表澳優與一眾乳業同行共同發起倡議:穩定生乳收購,建立長效機制;深化產業協同,推進融合發展;加大金融支持,破解融資難題;強化技術幫扶,推動降本增效;保障質量安全,提升乳品品質;擴大精深加工,滿足多元消費。
該《倡議》旨在凝聚行業共識和各方力量,穩固奶業上游,為奶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澳優作為乳制品加工企業,積極參與建立產業協同機制,體現了其作為大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不僅如此,在《場景·空間·賽道——2025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的“胸懷炬火·賦能十五五”中國奶業擎梁者再出發儀式上,澳優與一眾乳業同行手持火炬,表示未來將圍繞科技創新、節本增效、產品結構優化、綠色低碳、三產融合、穩鏈強鏈等方面,持續探索奶企“十五五”發展特色新范式。
奶業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也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行業,其發展離不開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密切合作、共存共贏。澳優作為中國奶企的代表,在日常的運營實踐中,也是以堅持做到與上下游伙伴彼此賦能加持為經營理念,致力于構建一個涵蓋產業上下游(養殖端到消費端)的可持續發展良性生態。
身體力行,
創新+出海探索新發展范式
除了行業協同,創新也成為了本次奶業大會的高頻討論詞匯。“十五五”期間,乳企要破局,必須要激活創新驅動力,開拓增長新的格局。
伊利高級執行總裁劉春喜在本次奶業大會的開幕式和研討會上,多次提到創新的必要性。他表示,奶業受到了周期性波動的影響,而深加工是乳企穿越周期難題的一把“金鑰匙”:一方面,深加工可以把過剩的原奶轉化成高附加值產品,提升產業的價值鏈;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升級,乳企只有依托深加工的技術才能開發出更精準、更具個性化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澳優乳業(中國)執行總裁魏燕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期待更多優質化、個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的優質奶制品步入尋常百姓家,期待中國奶業在科技突破、智能制造、創新服務、綠色消費、全球化發展等方面取得綜合提升,攜手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在7月13日的《乳品精深加工技術創新與高附加值產品創制研討會》專題研討會上,澳優乳品科學高級經理彭小雨作《山羊乳鐵蛋白的結構及功能特性研究》主題報告。報告圍繞“山羊乳鐵蛋白的制備及結構解析”“鐵飽和度對山羊乳鐵蛋白的功能特性影響”“不同糖基化修飾對乳鐵蛋白的消化吸收特性影響”三方面,分享了澳優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發現,山羊乳鐵蛋白在抗菌、抗氧化方面具有優勢,為羊奶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參考。
聚焦到羊奶領域,作為我國羊奶粉行業的“領頭羊”企業,澳優自成立以來依托“1+6+N”全球研發體系,持續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頂尖科研院所等持續開展母乳與羊乳研究,破解關鍵性技術難題,相關研究成果位居羊奶粉品牌第一陣營。今年5月,澳優正式發布4大羊乳新原料,包括羊乳酪蛋白酶解物、水解羊乳清蛋白粉、羊乳鐵蛋白以及羊初乳粉,推出多個全球首款可商業化應用的核心羊乳原料,填補了羊奶行業水解蛋白和乳鐵蛋白原料配套的市場空白。
而這些被攻克的技術難題,已陸續應用到澳優的產品中去。依托前沿的科技創新,澳優已建立覆蓋嬰配奶粉、保健食品、特醫食品、個性化營養品及服務的生命全階段營養呵護體系,建立了全球羊奶行業品類最齊全且規模最大的羊奶粉產品矩陣,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營養健康選擇的同時,也為奶業創新發展注入力量。
本次奶業大會,澳優攜旗下佳貝艾特、海普諾凱、Nutrition Care及錦旗生物多款明星產品亮相2025中國奶業展覽會,吸引了不少觀展者了解咨詢。
當然,大會上所討論的創新不光只科技創新,也包括發展模式的創新,比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在大會期間的多場論壇和研討會上,多家乳企的負責人都提到了國際化拓展,澳優乳業(中國)執行總裁魏燕青也表示:“我們期待在世界舞臺涌現出更多的具有強勁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奶企。”
談到出海和國際化拓展,澳優是有底氣的。2024年,澳優全面加速全球市場拓展步伐,國際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了新的增長引擎。2024年,澳優的羊奶粉國際業務實現收入約6.4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8.2%,并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在公司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業務總收入的占比進一步提升至17.5%。
除了在中東等核心海外市場穩健增長,2024年,佳貝艾特嬰配羊奶粉1段登陸美國市場,不僅實現里程碑突破,并迅速搶占亞馬遜平臺品類銷冠,為中國乳企出海提供了一個好的參考范式。
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出海,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五五”奶業強國建設目標,中國奶業需要更多像澳優這樣的企業去積極探索新發展模式和新路徑,加速奶業的振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