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紅背后,兩極分化。
曾幾何時,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風光無兩,中國消費者甘愿為其產品品質與品牌溢價埋單。合資車企市占率曾一度高達70%。
而今,合資車企仿佛步步撤退的老將,眼睜睜地看著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被中國本土汽車品牌一步步蠶食。
然而,今年上半年,情況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合資車企正在經歷一場無聲的大洗牌,這些中國汽車市場的老將,也開始“爆冷”,扭轉戰局。
01
7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44.1萬輛和25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1%和14.5%。
「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170.7萬輛,同比增長19.3%,市占率同比上升2.7個百分點,為67.3%。
不過,環比來看,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占率已連續兩個月回落,距4月70.7%的市占率高點,縮水3.4個百分點。這從側面反映出合資車企市占率,正逐步回升。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簡稱“乘聯分會”)統計數據也表明,外資品牌企穩回暖跡象明顯。6月,合資車企零售51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6%。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合資車企務實推進產品與渠道策略,雖然去年幾乎崩盤,但今年其以穩定利益為核心,改善了經銷商預期,上半年表現較為優秀。
02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不論是批發端還是零售端,今年上半年,南北大眾的累計銷量都在快速回升,上汽大眾累計零售銷量更是轉為正增長。
得益于此,德系品牌6月零售份額回升至16.1%,較5月提升0.8個百分點。
「來源:乘聯分會」
與此同時,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在繼續保持零售銷量持續增長的基礎上,一汽豐田重返累計批發銷量TOP 10,且零售與批發銷量累計增速均超20%。
可以說,今年以來,合資陣營銷量回暖,南北大眾、南北豐田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03
以上汽大眾為例,上汽集團公告顯示,上汽大眾6月批發銷量為9.3萬輛,同比增長13.1%;上半年累計批售49.2萬輛,同比降幅已顯著收窄至3.9%。
「來源:上汽集團公告」
終端市場,上汽大眾6月零售9.6萬輛,同比增長15.1%跑贏大盤。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累計終端銷量達52.3萬輛,同比增長2.3%,躋身廠商零售銷量榜TOP 6。
行業數據顯示,1-6月,上汽大眾帕薩特(參數丨圖片)、途觀L和朗逸的零售表現,分別“霸榜”國內燃油中型車、燃油中型SUV和燃油轎車。
在“油電同進”戰略下,上汽大眾通過穩住燃油車“基本盤”,為其銷量回暖打下基礎。而新能源車型或將成為上汽大眾2026年的重要增量。
據悉,上汽大眾首款增程車型ID.ERA量產版將于2025廣州車展發布,2026年量產上市。
04
《汽車K線》了解到,大眾汽車集團計劃2026年在華推出超20款全新智能網聯車型,覆蓋包括燃油、純電、插混以及增程多種動力形式。
7月13日,一汽-大眾發布消息,4款基于大眾全新平臺的新能源車型將于2027年在長春基地投產。
未來兩年,南北大眾仍將是大眾汽車在華完成新能源轉型的重要著力點。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累計銷售43.6萬輛,同比增長3.5%。6月,大眾、奧迪(含進口車)、捷達三個品牌合力,零售銷量突破16萬輛。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作為曾經中國單一車企銷冠的一汽-大眾,6月批售15.8萬輛,同比增長16.1%,排在比亞迪、吉利和奇瑞之后。
可值得注意的是,奧迪、捷達品牌銷量增速明顯高于大眾品牌。
南北大眾的發力,已為德系品牌吹響復蘇號角,只是奔馳、寶馬和保時捷這些傳統德國豪華品牌,在中國高端、豪華品牌的圍攻下,還沒找到突破口。
05
日系合資車企中,廣汽集團產銷快報顯示,廣汽豐田6月銷售7.1萬輛,同比增長1.4%;上半年累計銷售34.5萬輛,同比增長2.58%。
「來源:廣汽集團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廣汽集團各業務板塊中,不論是單月還是累計,廣汽豐田成為銷量增長的“獨苗”。
乘聯分會統計口徑下,6月廣汽豐田零售同比下滑2.3%至6.8萬輛;一汽豐田零售7.2萬輛,同比增長13.8%。
南北豐田雖單月表現略有差異,但上半年零售銷量分別達到36.4萬輛和37.8萬輛,均逆勢實現同比正增長。
「來源:乘聯分會」
此外,東風日產(含啟辰、英菲尼迪)6月銷售4.9萬輛,其純電轎車N7表現亮眼,單月銷售6189輛,登頂合資新能源榜首。
據日產中國披露數據,6月中國市場銷量達5.4萬輛(含商用車),同比增長1.9%,結束連續15個月下滑。
06
然而,若將目光投向更廣的范圍,合資陣營的“企穩”實則只是局部現象。
本田的銷量表現依舊承壓。本田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整個上半年,本田累計在華銷售31.5萬輛,同比下降24.2%。
6月,本田在華終端銷量為5.8萬輛,同比下滑15.2%。其中,廣汽本田終端零售3.1萬輛,同比下降近10%;東風本田雖未單獨披露終端銷量,但根據本田中國和廣汽本田的數據,可知其6月終端銷售約2.7萬輛。
從上市公司廣汽集團公布的數據看,廣汽本田6月銷量為3萬輛,同比下滑12.6%;上半年廣汽本田累計銷售15.5萬輛,同比降幅達到超25%,為廣汽集團四大板塊中降幅最高的存在。
東風本田同樣是東風汽車集團中的累計銷量降幅之最,上半年銷售14.9萬輛,同比下滑37.4%。
「來源:東風汽車集團公告」
另外,曾經風光一時的長安馬自達,如今已鮮有聲量,令人為之感到惋惜的同時,凸顯合資車企分化加劇的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旗下的別克與凱迪拉克,今年上半年頻頻推出新車或年款車型,依靠一口價政策,銷量快速回暖。
上汽集團公告中,上汽通用6月銷量同比猛增80.6%至4.7萬輛;1-6月累計銷量為24.5萬輛,同比增長8.6%,成功扭轉今年3月以來累計銷量負增長的局面。
07
回溯歷史,合資車企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后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其意義遠超單一的市場份額之爭。
合資車企及其龐大的供應鏈體系,長期以來是吸納高質量就業的“蓄水池”,直接或間接創造了數百萬計的就業崗位,為社會穩定提供了保障。
在國家擴大對外開放層面,合資車企更是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成為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也為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打下了基礎。
因此,當前合資陣營出現的企穩回暖跡象,其價值不僅在于市場份額的此消彼長,更在于它們作為中國汽車工業歷史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依然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
尤其在資本、互聯網造車的浮躁時期漸入尾聲,受過教育的中國消費者恐怕還是會選擇那些品質可靠性更好的百年品牌,畢竟汽車不是電子快消品,死機還可以重啟。
Views of AutosKline:
2025年,先穩住陣腳,2026年,沒有補貼政策扶持后,合資車企將在新一輪強產品周期攻勢下,重拾競爭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