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作高新區寧郭鎮的田間地頭、文化廣場、微信視頻號里,總有一群人用方言嘮政策、用短視頻演故事、用行動傳溫暖,他們就是“寧聲新語”宣講團,一支以“寧”字為魂、以“新語”為翼的基層宣傳隊伍,正用最鮮活的方式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寧”字為基,聲傳新語】
“寧聲新語”四字取自寧郭鎮的“寧”,既承載著“安寧和樂”的鄉土記憶,又蘊含“凝聚民心、傳播新聲”的時代使命。“寧聲”是扎根本土的宣講力量,“新語”則是打破傳統的表達方式。這一名稱,既是對地域文化的致敬,更是對基層宣傳模式革新的宣言——讓政策解讀從文件里“走”出來,讓文明新風在鄉音中“活”起來。
【人人宣講,全域覆蓋】
在寧郭鎮,“人人都是宣傳員”不是口號,而是融入日常的生動圖景。宣講團打破年齡與身份界限,構建起“鄉鎮干部+農村干部+志愿者+熱心群眾”的多元宣講矩陣。鄉鎮干部化身“政策翻譯官”,把民生工程細講為“修路給誰走”“路燈為誰亮”;村干部嘮著家常,用“老李家蓋新房”解讀鄉村振興;青年志愿者利用各類活動,開展微宣講,宣傳紅色文化、移風易俗;銀發宣講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大家講解歷史與當下的變化。從鎮到村,從年長者到年輕人,每個人都是宣講團的一員,他們從“我講你聽”轉向“共講共情”,讓理論在對話中升溫、在參與中入心。
【志愿行動,理論生根】
“寧聲新語”宣講團堅持“以宣促行、以行驗宣”理念,將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宣講隊成員和志愿者們主動幫助困難群眾收割搶種;為孤寡老人送去衣服被子;積極參與村里的衛生整治行動;參與小劇場拍攝……“撕掉‘面子賬單’,亮出‘幸福底牌’”,在寧郭鎮“安寧城郭”視頻號上,一段2分鐘的方言短視頻引來千次瀏覽。宣講團創新推出“寧聲新語小劇場”,將政策解讀、文明倡議轉化為趣味情景劇,截止目前,已推出安全小劇場、移風易俗小劇場、反詐小劇場等6期創意短視頻,收獲近4000播放量,網友轉發留言:“這樣的宣傳,我們愛看!”這些數字背后,正是宣講團用“小切口”展現“大主題”、用“鄉土味”傳遞“新思想”的堅持。
“以前覺得政策是‘天上事’,現在看村里修路、裝路燈,還有微信里的創意短視頻,才知道這真是‘身邊事’!”村民李嬸的話,道出了宣講團帶來的改變——理論不再“懸在半空”,而是化作群眾手邊的溫暖。
宣傳不是“一陣風”,而是“四季歌”——唱的是百姓心聲,傳的是時代新聲。寧郭鎮將繼續以“寧”為錨、深耕鄉土,以“新”為帆、破浪前行!(孟憲超 通訊員 張藝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