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三次推遲!美國海軍新銳航母還沒下水就撞上大麻煩。"《國家利益》雜志7月12日披露,"肯尼迪"號(CVN-79)服役時間再度延至2029年,這已是該艦自2024年以來第三次推遲部署。原本福特級航母計劃十年造四艘,如今首艦福特號故障頻發,二號艦竟要花十四年才能加入艦隊。
艦體完成88%之際,真正卡住咽喉的是高新科技裝備。承建商亨廷頓·英格爾斯承認,航母核心的先進電磁彈射系統(EMALS)出現嚴重安裝延誤——設計圖紙與實物偏差達7厘米,導致300噸級設備返廠重裝。更棘手的是,電磁攔阻裝置在陸上測試期間故障率達1/250,遠高合同標準的1/5000,相當于每回收50架戰機就可能出事一次。五角大樓測試辦公室報告顯示,這類問題拖累航母整體工程進度38%。
延誤正迅速吞噬國防預算。海軍將領在國會聽證會上坦言,肯尼迪號每延期一個月,維護費用就新增2100萬美元。最荒誕的開支發生在船廠:為安置延期交付的設備,施工方花270萬美元租用19個臨時集裝箱貨倉。與此同時,被迫延長服役的尼米茲號航母緊急維修費用暴漲至9.4億美元,這筆錢夠造12架F-35C艦載機。
美國印太司令部原定2028年前完成雙航母常駐關島計劃,如今面臨重大變數。西太現有三艘航母中,里根號已超齡服役21個月,航母缺口將迫使美軍重啟封存的硫磺島號兩棲艦。日本橫須賀基地軍官透露,盟友焦慮情緒加劇:"朝鮮新型潛射導彈上月試射成功,臺海巡邏任務卻只能靠驅逐艦硬撐。"海軍學會最新兵推更顯示,若此時爆發沖突,美軍在西太的艦載機投送能力將銳減40%。
您覺得美軍該硬等新航母?還是把資源用在更實用武器上?留言區等你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