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2026財年預算文件顯示,美國級兩棲攻擊艦3號艦LHA-8布干維爾號,交付時間從2025年10月延期至2026年8月;4號艦LHA-9費盧杰號交付時間從2029年9月延遲至2030年9月。兩艦延期交付的核心原因為“施工績效指標和造船廠勞動力挑戰”。
問題是美式兩棲攻擊艦的造價之所以遠超同行,就是因為美國本土造船業的萎縮,美國不是今天才出現造船業人員不足問題的,皮薄大餡兒的兩棲攻擊艦有啥好延遲的?斷檔式領先同行的中國海軍076型兩棲攻擊艦眼瞅著快開始海試了,結果復雜度更低的美式兩棲攻擊艦又延遲了?
造船業全面崩潰,導致美國海軍艦艇的建造、交付與維護工作難以為繼
兩棲攻擊艦不是高度復雜的航空母艦,皮薄大餡兒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也不是多次修改交付標準的肯尼迪號核動力航母。
肯尼迪號核動力航母因將雙階段式交付調整為單階段式交付,而導致航母交付的延期是情有可原的,但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沒有任何的大的技術調整,因此美國級兩棲攻擊艦三號四號艦交付工作的延期是純純的人禍。
美國海軍稱,兩艦延期交付的原因為“施工績效指標和造船廠勞動力挑戰”,以及“與造船廠勞動力挑戰相關的早期建設績效指標”。英格爾斯造船廠將兩棲攻擊艦延期交付的原因歸咎為勞動力不足,造船廠需要和服務業爭奪人才,并希望能夠維持健康的勞動力和穩定的供應鏈。
2024年4月,拳擊手號兩棲攻擊艦在4月1日開始部署,但不過一周時間后就返回圣地亞哥,直至去年7月才重新開始部署。中斷部署原因為拳擊手號兩棲攻擊艦的軸承以及右舷方向舵出現過程;為此,美國海軍計劃提前確定兩棲攻擊艦的維修時間,讓相關承包商有更多的時間已訂購零件,從而避免維護工作的延期。
2020年7月12日,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好人理查德號在圣地亞哥海軍基地發生大火,大火迅速失去控制,燃燒4天后大火才被撲滅,由于艦艇著火時間過長,美國海軍放棄了好人理查德號的維修工作。
對于大型水面艦艇而言在建造、舾裝與維護過程中,因殘余燃油或者堆放的易燃物資被點燃,而發生著火事故并不罕見。問題是著火歸著火你起碼得撲滅吧?中日兩國海軍都曾發生過著火事故,但航母著火之后往往會被迅速撲滅。
英國和印度海軍發生著火事故之后,兩者也都能相對及時的撲滅,人員傷亡數量較少。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20385型導彈護衛艦2號艦敏捷號,都曾發生過著火事故,撲滅的也都不算及時。但好歹船保住了。而美國則是干脆燒報廢了。
近五年來,美國海軍遇到了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好人理查德號,在升級期間著火報廢;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拳師號簡單維修卻延期,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黎波里號、布干維爾號、費盧杰號交付工作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延期。
2018年7月,通用造船承建的美國米格爾·基思號海軍遠征海上基地艦,遭遇船塢門到達事故,趨近完工但還不能下水的米格爾·基思號提前下水,塢內擺放的設備與材料報廢。軍艦造到一半船塢門門塌了,這事印度都沒干過。
美國政府問責局此前的報告顯示,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在升級過程中,承包商使用膠水、膠帶、保鮮膜、膨脹泡沫等門口五金店級的東西,來維修提康德羅加級維克斯堡號,拙劣的維護方式被發現后,失望透頂的美國海軍放棄了4艘提康的現代化工作。
美國造船業的問題已經深入骨髓,根本不是人力所能解決的問題。可以說當下的美國早就失去了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所需要的基本的工業能力,快速向當年的“鐵血”大宋方向滑落。
美國造船業的衰落水平已經和俄羅斯坐一桌。甚至美國要比俄羅斯還不濟,至少俄羅斯工業能力衰退是因為俄羅斯是冷戰的失敗,即便如此俄羅斯仍能死保戰略核武器、高超音速導彈、戰略核潛艇以及攻擊核潛艇的正常迭代。
俄忽視海軍是因為俄海軍實在沒啥用,美海軍呢?
而美國則是在各種失敗的項目上花費了巨量的資金,以至于如今的美國沒有一款現役高超音速導彈可用,美國核潛艇、航母、兩棲攻擊艦、驅逐艦護衛艦巡洋艦的迭代全面受阻,簡直失敗的讓人難以置信。
可以說在10年前都沒有人敢說美國的衰落速度會這么快,真的只能說美國為啥成這樣?當年那個可敬的對手去哪里了?或許美國真的是冷戰的幸存者,而不是冷戰的勝利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