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目前,全網都在吃瓜宗慶后那三個美國籍私生子,他們三個人一紙訴狀,讓整個家族再度被推到了聚光燈之下。
可是當大家在吃瓜宗慶后的愛恨情仇時,是否忘記了,這三個私生子最初為什么要聯合起訴的,他們起訴的原因可是因為宗馥莉動了他父親為這三人存的信托基金。
通過外國媒體的爆料可以看到,宗慶后曾經承諾給這三個孩子,每人分七億美元,一共是21億美元,但是到宗慶后去世之前,他就只存了18億美元。
先不提這個錢存的夠不夠數,這100多億人民幣存在境外的匯豐賬戶,到底從哪來的呢?他又是怎么轉出去的呢?
首先先來說說宗慶后這三位私生子,對于現在的企業家們來說,有幾個私生女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私生子頂多就是他們的私生活有問題,屬于人家的家事。
但是對于宗慶后來說可就不太一樣了,因為他可并不是一般的私營業主,他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榮譽加身的共產黨員。
并且最重要的是,根據網上流傳的信息來看,他這三個私生子還都不是一個母親,其中一位母親還是全國優秀女企業家杜建英。
杜建英自從大學畢業起,就加入了娃哈哈,因為她英語好、能力強的原因,她很快就成為了宗慶后的左膀右臂。
成為宗慶后的左膀右臂之后,娃哈哈所有的關鍵決策,都可以看得到杜建英的身影,甚至在宗馥莉14歲那年,去美國留學的時候,杜建英還擔任了她的監護人。
不過自從宗馥莉接管娃哈哈之后,通過她這一系列的操作也可以看出來,宗馥莉正在慢慢清理掉杜建英的勢力。
截止到目前為止,宗馥莉已經接連關停了與杜建英相關的18家公司,徹底斷絕了關系,可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個“老實”人呢。
于是就有了三名私生子聯合起來把“長公主”告上法庭的事情了,其實宗馥莉轉移他們的信托基金,只是給了他們一個要反抗的理由。
現在我們再說回這100多億的人民幣是怎么被宗慶后轉移到國外的,其實對于網友們來說,看過那么多新聞,對于如何把錢轉出去的方法也見過不少,對于這一問題其實也并不是很好奇。
正常一個富豪家族如果想要轉移錢財的話,就會設立離岸信托,從而將大筆的錢轉移出去,好留給子孫后代們花。
而對于宗慶后,人們更好奇的則是宗慶后哪里來的這么多的錢,畢竟宗慶后之前還曾經說過,自己一年的花費才5萬元。
說到這,可能就會有人說了,宗慶后的企業那么大,這點錢算什么,但是你可能不了解的是,娃哈哈自從成立以來到現在為止,它并不是一家民營企業,而是一家國有性質的企業。
1987年,42歲的宗慶后,申請登記了一家企業,當時那家企業的名字是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而這個企業的性質就是國有企業。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當時這個企業的成立是靠著上城區教育局借貸了10萬元,然后又出了10萬元的設備,批了一塊場地,還給配了幾個工人,這個企業才成功落地。
而這也就是說,宗慶后這個企業,他就只是起到了一個申請的作用,政府是又出錢又出設備,還給地給工人,宗慶后是一分錢沒出,靠著一張申請紙,白得了一個工廠。
后來到了1991年的時候,娃哈哈集團正式成立了,當時該集團是由杭州市上城區國資部門100%持股,性質依舊是國有企業,而宗慶后當時頂多就是一個國企的領導人。
不過隨著國企改制的到來,娃哈哈集團也迎來了改制,宗慶后個人出資了6419.5萬元現金,成功拿下了娃哈哈集團29.4%的股份,從之前的只是領導人,到了又是領導人又是持股人的地位,并且他憑借這不到30%的股份,成為了娃哈哈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而杭州市上城區國資局由原來的百分百控股,降到了46%,但雖然控股比例下降了很多,但是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并沒有變,而這剩下的股份,由娃哈哈職工持股會持有。
這樣的股權結構,從2000年起,到目前這幾年的時間里,并沒有發生過變動,這也就是說,娃哈哈從始至終,一直都是一家國有性質的企業,而宗家也就只是第二大股東,并不是完全控股。
根據數據顯示,自從改制之后,這么多年來,娃哈哈管理層和入股的職工,每年可以拿到的分紅是每股不低于0.8元的,作為娃哈哈集團第一大股東的杭州市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每年的分紅大概可以拿到2億元。
如果要是按照這個分紅的制度來進行計算的話,也就是說,第一大控股人從2000年到2024年的合計分紅大概可以拿到50億元左右。
宗家的控股是比杭州市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要低上個三分之一的,那么按理來說,宗家的分紅肯定要低于這個數,可是就光他給私生子所存的錢都到了100多億,這筆錢是哪來的呢?
其實,在娃哈哈集團之外,還有一個只屬于宗家的娃哈哈,宗慶后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布局了,他在娃哈哈之外,陸續成立了幾十家公司。
而這幾十家公司由十幾家設立在海外的離岸公司進行控股,這些離岸公司的幕后控制人就是宗家。
后來這些公司就逐漸演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宏勝飲料集團,對于這些離岸公司,不少網友曾提出過質疑,可是宗慶后對此斷然否認,就只說,這些公司的成立是為了合理的避開股東的紅利稅,使股東收益加大和生產成本降低,不存在資產轉移海外的說法。
不過如今事實就擺在眼前,那巨額的信托基金光靠分紅可是遠遠不夠的,只能說宗慶后的手法相當的高明。
如今,三位美國籍的私生子只是表面,背后的企業經營,資產管理等才是大問題,希望國家能夠重視這方面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