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周文茹 馮靖雯
7月15日,河南省就業促進和勞動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高溫防護倡議》(以下簡稱《倡議》),所有用人單位應在高溫工作場所應設立休息區,按規定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開辟納涼場所,提供愛心服務;倡導“清涼”行動,匯聚點滴關愛。
近期,我省持續出現高溫天氣,給廣大戶外勞動者帶來很大影響。
《倡議》提到,所有用人單位應切實履行勞動保護主體責任,積極落實防暑降溫相關勞動保護措施,在高溫工作場所應設立休息區,配備通風、隔熱和防暑降溫設備,提供防暑降溫飲料、藥品等,切實改善作業場所勞動條件,按規定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戶外作業單位應推行“做兩頭、歇中間”作業模式。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平臺企業、快遞企業應合理調整高溫作業時間,科學安排訂單,降低高溫時段工作強度;為勞動者提供足量、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品和藥品;按規定發放高溫津貼,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防暑降溫措施。
根據《倡議》,倡導具備納涼條件的人防工程、地鐵、商場、公交樞紐、圖書館、銀行、社區等開放便民納涼服務點,提供避暑納涼服務。充分發揮政務服務中心、工會驛站、司機之家等陣地作用,免費提供空調、飲水、充電、應急藥品等“送清涼”服務,幫助戶外勞動者清涼度夏。
正值高溫,廣大戶外勞動者要注意自我防護。呼吁廣大群眾尊重戶外勞動者勞動成果,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對快遞、外賣小哥等勞動者多一份理解。倡導沿街愛心商戶、單位敞開大門,有條件的設立“愛心飲水點”或“清涼補給站”,為周邊高溫時段勞動者臨時提供飲水、休憩方便。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送“清涼”行動,伸出援手,為戶外勞動者送上一瓶水、一碗綠豆湯、一盒清涼油、一條毛巾、一頂遮陽帽……點滴清涼,匯聚社會愛心。
酷暑無情,社會有愛。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可能是救人的善舉,讓我們行動起來,用點滴關愛,共同為高溫下的勞動者奉獻一份“清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