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又失眠了。躺在兒子家的次臥里,聽著隔壁房間傳來的竊竊私語聲,心里五味雜陳。
"媽,您的養老金能不能全部上交給我們管?現在物價這么高,孩子上學費用也大..."兒媳小雅的話還在耳邊回響。我握著手機,看著銀行短信顯示的余額,3600元的養老金,已經上交了2500元,剩下的1100元要支撐我一個月的所有開銷。
我今年67歲,退休前在縣城的紡織廠工作了三十多年。老伴走得早,就我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原本以為苦日子熬到頭了,沒想到現在卻成了這樣。
去年春天,兒子小軍說要我搬到城里和他們一起住。"媽,您一個人在老家不安全,我們也不放心。"當時我心里還挺高興的,覺得終于能享受天倫之樂了。
搬過來的頭幾個月,日子過得還算和諧。我幫著帶孫子,做做家務,兒媳小雅對我也算客氣。可是慢慢地,我發現不對勁了。
第一次提錢的事,是在去年八月。小雅拿著一堆賬單坐在我面前,"媽,您看這些開銷,房貸、車貸、孩子的補習費,我們壓力太大了。您的養老金能不能幫襯一下?"
我當時想,一家人住在一起,我確實該承擔一部分費用。就這樣,每個月開始上交2000元。后來漲到2500元,說是因為物價上漲了。
可是昨天,小雅居然要我把所有的養老金都交出來。"媽,反正您吃住都在我們家,要錢干什么?我們給您統一管理,需要什么跟我們說就行了。"
我想起了老鄰居李阿姨的話。上個月回老家收拾東西時,她悄悄跟我說:"老張啊,你要留個心眼。錢在自己手里才踏實,別全指望孩子。"
當時我還反駁她:"我兒子不是那種人,他孝順著呢。"
現在想想,李阿姨說得對。這幾天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小雅對我的態度明顯變了。以前還會問我想吃什么,現在經常是剩菜剩飯就打發了。有時候我想買點水果或者營養品,她就會說:"媽,您年紀大了,吃那些沒用,浪費錢。"
更讓我寒心的是,上周我感冒了,想去醫院看看。小雅居然說:"媽,就是個小感冒,買點藥就行了。去醫院又要掛號又要檢查,花錢不說,還麻煩。"
我心里想,這是我自己的錢,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怎么還要看她臉色?
今天早上,我做了一個決定。趁著小雅去上班,我給兒子打了電話。
"小軍,媽想和你商量個事。"
"媽,您說。"
"我想回老家住。"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媽,您這是怎么了?是不是小雅哪里做得不好?"
我深吸了一口氣:"兒子,不是她的問題。是我覺得,我還是習慣一個人的生活。老家的鄰居們都熟悉,我在那里自在一些。"
"可是媽,您一個人在老家我們不放心啊。"
"沒事的,我身體還行,能照顧好自己。而且老家的醫療條件也不差,真有什么事,打個電話你們就過來了。"
小軍還想說什么,我打斷了他:"兒子,媽知道你們的好意。但是人老了,最重要的是活得有尊嚴。我的養老金不多,但那是我的安全感。我不想把所有的錢都交出去,然后連買個蘋果都要看別人臉色。"
電話那頭又是長久的沉默。
最后,小軍說:"媽,我理解您的想法。您什么時候想回去,我送您。"
我眼淚差點掉下來。這么多年了,兒子還是懂我的。
放下電話,我開始收拾東西。雖然心里有些不舍,但我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
67歲的人了,還是要為自己的尊嚴而活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